fén
1、[
焚烧]fén shāo
烧毁;烧掉。
2、[
焚毁]fén huǐ
烧坏;烧毁:一场大火~了半个村子的民房。
3、[
焚香]fén xiāng
1.烧香:~拜佛。
2.点燃香:~静坐。~操琴。
4、[
焚化]fén huà
烧掉(尸骨、神像、纸钱等)。
5、[
心急如焚]xīn jí rú fén
心急火燎。
6、[
自焚]zì fén
自己烧死自己。玩火~。
7、[
焚尸]fén shī
焚化尸体。
8、[
焚身]fén shēn
1.焚烧身体。旧时宗教信徒以之作为一种祈祷、赎罪行为。《法苑珠林》卷三四:“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宋 郭彖《睽车志》卷一:“自言所积恶业至重,须焚身以懺。”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一个和尚去告状追债,而债户商同通事,将他的状子改成自愿焚身了。”
2.犹丧生。焚,通“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焚,读曰僨;僨,僵也。为生齿牙,僵仆其身。”后用以比喻因贪利或积财而得祸。唐 沉仲《象环赋》:“取其焚身之齿,奋其截肪之色。”
9、[
焚风]fén fēng
气流沿山坡下降 而形成的热而干燥的风。多焚风地区,易发生森林火灾。
10、[
焚稿]fén gǎo
1.犹焚草。烧掉底稿。
2.焚烧诗文手稿。
11、[
焚烁]fén shuò
形容物体被烧得发出火光。
12、[
焚坑]fén kēng
见“焚书坑儒”。
13、[
灰焚]huī fén
焚烧成灰,烧光。
14、[
焚躯]fén qū
犹焚身。
15、[
焚削]fén xuē
犹销毁。
16、[
焚盥]fén guàn
焚香盥洗。表示虔诚。
17、[
焚除]fén chú
烧毁。
18、[
焚剽]fén piāo
焚掠。
19、[
焚溺]fén nì
1.焚烧淹没。亦比喻遭受伤害。
2.喻人受虐,如同陷身水火之中。
20、[
焚薙]fén tì
烧除。《新唐书·地理志五》:“﹝ 舒州 桐城 ﹞自 开元 中徙治 山城,地多猛虎、毒虺,元和 八年,令 韩震 焚薙草木,其害遂除。”
21、[
焚焮]fén xìn
焚烧。
22、[
烧焚]shāo fén
烧毁;烧掉。
23、[
焚巫]fén wū
鲁僖公 为求雨解旱,要烧死巫尪。被劝止。《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 曰:‘非旱备也。’”杜预 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后以“焚巫”作求雨的典故。唐 杜甫《七月三日》诗:“前圣慎焚巫,武王 亲救暍。”
24、[
焚屠]fén tú
焚烧与屠杀。
25、[
焚靡]fén mí
烧毁散失。
26、[
焚炙]fén zhì
1.烧烤。
2.烧灼。
27、[
焚燎]fén liáo
焚烧。
28、[
焚掠]fén lüè
焚烧抢掠。
29、[
焚柴]fén chái
即燔柴。
30、[
厩焚]jiù fén
马棚,马房。
31、[
坑焚]kēng fén
指 秦始皇 焚书坑儒。
32、[
焚煎]fén jiān
1.燃烧。
2.比喻折磨。
33、[
焚爇]fén ruò
犹烧毁。《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足下志犹未厌,乃復纠合餘烬,率我蛑贼,以焚爇 勃海。”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章奏有不欲左右见者,率皆焚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翼日,楚公子 驰函来,女焚爇不以闻。”
34、[
焚污]fén wū
谓焚毁玷辱。
35、[
焚裂]fén liè
1.指焚如和车裂。
2.烧灼碎裂。形容极端痛苦。
36、[
焚阬]fén kēng
阬,焚阬,即焚坑,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喻残毁文明。
37、[
焚销]fén xiāo
烧掉。
38、[
焚铄]fén shuò
销熔。
39、[
焚烬]fén jìn
烧成灰烬。
40、[
焚瘗]fén yì
焚化并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