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āng
1、[
忼直]kāng zhí
慷慨率直。
2、[
慨忼]kǎi kāng
见“慨慷”。
3、[
忼忼]kāng kāng
意气愤激貌。
4、[
疏忼]shū kāng
上疏极谏。明 沉德符《野获编·宫闱·宪宗废后》:“皇太后圣諭,皇帝婚期在邇,必得贤淑为配……时去 睿皇 升遐纔五旬,而遽下此詔,盖宗祧之计重也。此事在 谢文正公 宏治 元年疏忼之前,当时不以为非。”
5、[
忼忾]kāng kài
感慨。
6、[
忼爽]kāng shuǎng
慷慨爽直。
7、[
忼慨]kāng kǎi
1.激昂;愤激。《楚辞·九章·哀郢》:“憎愠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忼慨。”洪兴祖 补注:“忼慨,愤意。”《战国策·燕策三》:“復为忼慨羽声,士皆瞋目,髮尽上指冠。”清 任元祥《寄侯朝宗》诗:“市无 朱亥 经过少,客有 於期 忼慨多。”
2.感慨。《史记·项羽本纪》:“於是 项王 乃悲歌忼慨。”《南齐书·孔稚珪传》:“所以 温舒 献辞于失政,絳侯 忼慨而兴嘆。”
8、[
忼慷]kāng kāng
意气激昂,胸襟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