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ǎng
1、[
昒怳]hū huǎng
亦作“曶怳”。恍忽。
2、[
怳惘]huǎng wǎng
无所适从貌。
3、[
怳然]huǎng rán
1.失意貌;惆怅貌。
2.好像;仿佛。
3.象声词。
4、[
惊怳]jīng huǎng
见“惊恍”。
5、[
怆怳]chuàng huǎng
失意貌。
6、[
怳歘]huǎng xū
见“怳忽”。
7、[
惚怳]hū huǎng
见“惚恍”。
8、[
怅怳]chàng huǎng
恍惚。
9、[
怳悢]huǎng liàng
惆怅眷念。
10、[
怳惚]huǎng hū
见“怳忽”。
11、[
怳忽]huǎng hū
1.亦作“怳惚”。亦作“怳欻”。亦作“怳曶”。模糊,朦胧。语本《老子》:“道之为物,惟怳惟忽。”《淮南子·原道训》:“游微雾,騖怳忽。”高诱注:“怳忽,无之象也。”清钱谦益《鳖虱》诗:“伏匿床笫间,梦囈伺怳曶。”
2.谓知觉迷糊或神思不定。
3.形容变化疾速。
12、[
儵怳]shū huǎng
疾速。
13、[
惝怳]chǎng huǎng
1.失意;不高兴。
2.迷迷糊糊;不清楚。‖也作惝恍。
14、[
仓怳]cāng huǎng
见“仓兄”。
15、[
忽怳]hū huǎng
1.亦作“忽荒”、“忽恍”、“忽慌”。(1)谓似有似无,模糊不分明。
2.黄帝臣名。善忘之人。
16、[
怳惝]huǎng chǎng
失意怅惘。
17、[
怳怳]huǎng huǎng
1.模模糊糊,仿佛。
2.失意不安貌。
3.不能自持貌。
4.狂貌。
18、[
恍怳]huǎng huǎng
见“恍恍”。
19、[
怳悸]huǎng jì
犹惊慌。
20、[
惛怳]hūn huǎng
糊涂不清。《梁书·文学传下·陆云公》:“行役数年,羈病侵迫,识虑惛怳,久絶人世。”
21、[
怳曶]huǎng hū
见“怳忽”。
22、[
怳惑]huǎng huò
糊涂,迷惑。
23、[
敞怳]chǎng huǎng
1.模糊,不真切。敞,通“惝”。
2.失意貌。
24、[
戃怳]tǎng huǎng
见“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