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1、[
自恃]zì shì
1.过分自信,自以为是。
2.自认为有所依仗:~有功。恃(shì)。
2、[
恃才傲物]shì cái ào wù
仗着自己有才能而轻视别人。《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物:泛指众人。
3、[
有恃无恐]yǒu shì wú kǒng
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展禽)对曰:‘恃先王之命。’” 恃(shì):倚仗。恐:害怕。
4、[
恃强凌弱]shì qiáng líng ruò
凌:欺凌。依仗强大,欺侮弱小。
5、[
怙恃]hù shì
1.依仗;凭借。
2.《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后来用“怙恃”借指父母:早失~。
6、[
依恃]yī shì
倚仗;依赖。
7、[
仗恃]zhàng shì
倚仗;依靠(多含贬义)。恃(shì)。
8、[
冯恃]féng shì
凭持;依仗。《左传·哀公七年》:“冯恃其众而背君之盟。”宋 文天祥《与吉州缪知府元德》:“冯恃宽貰,又得禀陈。”
9、[
恃气]shì qì
凭意气。
10、[
恃险]shì xiǎn
倚仗险要;负险。
11、[
恃明]shì míng
自负聪明。
12、[
偏恃]piān shì
谓专赖一方面。
13、[
凭恃]píng shì
倚仗;仗恃:~天险。
14、[
阻恃]zǔ shì
凭借;仗恃。《左传·隐公四年》“夫 州吁 阻兵而安忍”唐 孔颖达 疏:“阻恃诸国之兵以求胜而征伐不已,安忍行虐事刑杀过度也。”
15、[
恃屺]shì qǐ
指母亲。
16、[
恃众]shì zhòng
依仗人多势众。
17、[
恃赖]shì lài
依赖;凭借。
18、[
恃固]shì gù
犹负险。
19、[
负恃]fù shì
1.仗恃,凭借。《左传·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清 刘大櫆《伯兄奉之墓志铭》:“而 太谷 民负恃强力,欲私其有,乃堤防遏絶之。”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十四章:“今虏负恃徒众,凭陵 江 汉,义师寡弱,天下寒心。”
2.依仗其可凭借者;有所依恃。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宋 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诗:“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清 查慎行《翁康饴寓斋看芍药分韵得面字》:“负恃各争妍,谁能分最殿。”
20、[
恃息]shì xī
凭借气息。
21、[
信恃]xìn shì
信任依靠。
22、[
介恃]jiè shì
依凭;仗恃。《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以 陈国 之介恃大国,而陵虐於敝邑,寡君是以请请罪焉。”杨伯峻 注:“介,因也。介恃犹言仗恃。”《宋书·夷蛮传·林邑国》:“林邑 介恃遐险,久稽王诛。”
23、[
恃顽]shì wán
任性逞强。
24、[
倚恃]yǐ shì
依靠仗恃。
25、[
据恃]jù shì
凭仗。
26、[
挟恃]jiā shì
倚仗。
27、[
恃怙]shì hù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因以“恃怙”为母亲、父亲的代称。
28、[
惟恃]wéi shì
仅仅依靠。
29、[
失恃]shī shì
指死了母亲(语出《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30、[
恃凭]shì píng
依赖,凭借。
31、[
矜恃]jīn shì
骄矜自负。
32、[
恃爱]shì ài
1.仗人之爱。
2.后书信中常用为自谦之套语。
33、[
恃性]shì xìng
犹任性。
34、[
五不足恃]wǔ bù zú shì
“五不足恃”一词出自《韩诗外传》,又名“恃人者不久”。“足恃”指可以依赖的意思。
35、[
矜功恃宠]jīn gōng shì chǒng
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宠。
36、[
相恃为命]xiāng shì wéi mìng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37、[
恃直不戒]shì zhí bù jiè
恃:倚仗;戒:戒备。自恃正直,不加戒备。
38、[
恃功矜宠]shì gōng jīn chǒng
恃:倚仗;矜:自尊自大。倚仗自己有功受宠而作威作福。
39、[
恃势凌人]shì shì líng rén
暂未释义
40、[
心无所恃]xīn wú suǒ shì
恃,倚仗,凭靠心无所恃,心里没什么倚仗的,心里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