慠-中華大字典
1、慠釋文:傲或字。見《集韻》。
2、傲讀音:牛到切,敖去聲,號韻。釋文:
❶倨也。見《說文》。《段注》:古多假敖爲~。女部又出嫯字。侮㑥也。
❷輕也。《呂覽士容》:~小物而志屬於大。
❸妄也。見《廣雅釋言》。
❹戲謔也。《荀子勸學》: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
❺喧噪也。《荀子勸學》:不問而吿謂之~。
❻不悌也。《賈子道術》:反悌爲~。
❼不自戒也。《賈子道術》:反戒爲~。
❽揮斥高大之貌。《莊子天下》:圖~乎救世之士哉。
❾~睨。寬縱不正之貌。《文選郭璞賦》:冰夷倚浪以~睨。
❿通奡。《書益稷》:無若丹朱~。說文引作奡。
3、㥿釋文:同慠。見《集韻》。
4、麵釋文:同慠。見《集韻》。
慠-漢語大字典
慠
(一)ào 《集韻》魚到切,去号疑。宵部。
同“傲”。1.骄傲;傲慢。《集韻·号韻》:“傲,《説文》:‘倨也。’或从心。”2.轻视;小看。《吕氏春秋·侈樂》:“勇者凌怯,壯者慠幼。”
(二)áo 《集韻》牛刀切,平豪疑。
〔慠慠〕忧心。《集韻·੫թ》:“慠,慠慠,憂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