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
1、[
具摺]jù zhé
备拟奏摺。《清史稿·世宗纪》:“敕科道官每日一人具摺奏事。”
2、[
摺纸]zhé zhǐ
儿童手工之一,以纸折成各种物体的形状。
3、[
卷摺]juàn zhé
科举考试的考卷。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总论》:“矧於士而不士,聚千百帖括卷摺考据词章之辈,於歷代掌故,瞠然未有所见,於万国形势,瞢然未有所闻者,而欲与之共天下,任庶官,行新政,御外侮,其可得乎?”
4、[
摺奏]zhé zòu
直达皇帝的奏章。《清史稿·圣祖纪三》:“﹝五十一年正月﹞壬子,命内外大臣具摺陈事。摺奏自此始。”清 昭槤《啸亭杂录·朱批谕旨》:“上(雍正)於即位后,虑本章或有所漏洩,故一切紧要政典俱改命摺奏,皆可封达上前,无能知者。”《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北京 出的《京报》,上面所载的不过是《宫门抄》同本日的几道諭旨以及几个摺奏。”
5、[
摺片]zhé piàn
清 代称奏文为折片。《清史稿·穆宗纪二》:“丙辰,諭吏部、兵部、理藩院,亲政后,各署有请旨及军务摺片,均用 汉 文。”《南开学报》1983年第3期:“几经查询迄无着落,所发现的却是海军衙门奏请将其各项杂支用款不造册报户部核销的折片。”
6、[
经摺]jīng zhé
1.折迭式的狭长小簿本。旧时多用以记录备忘事宜。《水浒传》第十八回:“只见 何清 去身边招文袋内摸出一个经摺儿来,指道:‘这伙贼人都在上面。’”
2.又特指记帐的小折子。《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每日叫我拿这经摺去讨些赊帐。”《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季恬逸 这三个人在寺门口 聚昇楼 起了一个经摺,每日赊米买菜和酒喫,一日要喫四五钱银子。”
7、[
密摺]mì zhé
秘密奏折。清 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密摺沥陈,仰祈圣鉴事。”《文史知识》1985年第11期:“朱寿朋 从中采集廷寄上谕和密折,编入《光绪朝东华录》中。”
8、[
歌摺]gē zhé
载有演唱项目的折子。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
9、[
跧摺]quán zhé
蜷屈。宋 刘弇《依师小轩独酌》诗:“一当骇物机,局缩如跧摺。”清 朱彝尊《寒夜集古藤书屋分赋得火箸》诗:“墐户类蛰虫,曲身若跧摺。”
10、[
摺尺]zhé chǐ
分作数节可以折迭便于携带的尺。
11、[
摺儿]zhé ér
方言。样子,架子。《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不与你个功德,也不怕,狂的有些摺儿也恁的!”《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一个使的丫头,和他猫鼠同眠,惯的有些摺儿,不管好歹就駡人。”
12、[
踅摺]xué zhé
见“踅褶”。
13、[
邮摺]yóu zhé
1.:“加上首日封、邮折等邮品售量,总营业额达。
2.多万元。”
14、[
奏摺]zòu zhé
明 清 两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因用折本缮写,故名“奏摺”。也称“摺子”。奏折页数、行数、每行字数,皆有固定格式。《花月痕》第三七回:“经略笑道:‘喜事重重!’便向摺匣中取出一本奏摺,递给 荷生。”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二幕:“因为您前回上了好几个奏折议论朝政,天王 老大的不高兴。”
15、[
租摺]zū zhé
犹租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立了租摺,付了押租,方纔回栈。”
16、[
遗摺]yí zhé
犹遗表。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时军机章京领班 陈孚恩,方党 穆相,就公(王文恪公 鼎)家灭其疏,别撰遗摺,以暴疾闻。”王皓沅《清宫十三朝》第八九回:“荣禄 先取 崇绮 遗折,着人驰奏。”
17、[
转摺]zhuǎn zhé
回转波折;转折。宋 米芾《海岳名言》:“石曼卿 作佛号,都无回互转摺之势,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 张颠 教 颜真卿 谬论。”元 杨载《诗法家数》:“大抵诗之作法有八:曰起句要高远……曰转摺要不著力,曰占地步。”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此词律之难工,但勿为转摺怪异不祥之音,斯得之己,姑舍是。”
18、[
摺本]zhé běn
1.古代由长卷折迭成的书本。叶德辉《书林清话·书之称本》:“书本由卷子摺叠而成。卷不如摺本翻閲之便。其制当兴於 秦 汉 间。”
2.即奏折。《续小五义》第十九回:“顾大人 见驾,递摺本,万岁御览。”
19、[
摺皱]zhé zhòu
1.层次。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王惺斋大令》:“震川 文之妙,在意理稠迭,而摺皱分明。”
2.皱纹。逯斐《解冻以后》:“﹝老汉﹞红红的脸颊上布满了摺皱。”
20、[
摺纹]zhé wén
皱纹。萧军《八月的乡村》四:“铁鹰队长 看一看他微笑着,鼻子起着拱动的摺纹。”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多变的世故在他的额门上刻下了很深的摺纹。”
21、[
摺拉]zhé lā
摧折;毁损。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至于髮繫蜻蜓,綫缚螃蟹,为小儿顽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而死。”
22、[
卖摺]mài zhé
旧指言官收受贿赂帮人参劾。折,奏折。《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你不知道他们这些都老爷,卖摺参人,同大老官们写信,都与做买卖一样。”
23、[
摺叠扇]zhé dié shàn
亦称“摺扇”。用竹木或象牙为骨,韧纸或绫绢为面,能折迭的扇子。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今人用摺叠扇,以蒸竹为骨,夹以綾罗。贵家或以象牙为骨,饰以金银。”明 陆深《春雨堂随笔》:“今世所用摺叠扇,亦名聚头扇…… 东坡 谓 高丽 白松扇,展之广尺餘,合之止两指许,正今摺扇。”清 钱泳《履园丛话·考索·扇》:“或谓古人皆用团扇,今之摺扇是 朝鲜、日本 之制。有明 中叶始行于 中国 也。案《通鑑》:‘褚渊 入朝,以腰扇障日。’”胡三省 注云:“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摺叠扇。则 隋 唐 时先有之矣。”《花月痕》第十回:“进去半晌,取出一把摺扇,递给 荷生。”阿英《灰色之家》三:“那大块头把头一点,将身子前后幌动,抓住折扇。”
24、[
百摺裙]bǎi zhé qún
见“百褶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