罅-中華語文大辭典
罅罅ㄒ丨ㄚˋxià1.縫隙;裂縫。[例]巖~︱~縫。2.漏洞;缺陷。[例]補苴~漏。
罅-漢語大字典
罅
《説文》:“罅,裂也。从缶,虖聲。缶燒善裂也。”
xià 《廣韻》呼訝切,去禡曉。魚部。
(1)裂,裂开。《説文·缶部》:“罅,裂也。缶燒善裂也。”段玉裁注:“罅,引伸為凡裂之偁。”《文選·左思〈蜀都賦〉》:“紫棃津潤,ॢȦ\u0017罅發,蒲陶亂潰,若榴競裂。”李善注引劉逵曰:“罅發,栗皮坼罅而發也。”《徐霞客遊記·粤西遊日記一》:“其山甚薄,上穹,如合掌,中罅。”《老殘遊記》第八回:“只是此橋僅有兩條石柱,每條不過一尺一二寸寬,兩柱又不緊相黏靠,當中還罅着幾寸寬一個空當兒。”
(2)裂缝;缝隙。如:石罅;窗罅。《廣韻·禡韻》:“罅,孔罅。”《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淳于髡曰:‘弓膠昔幹,所以為合也。然而不能傅合疏罅。’”司馬貞索隱:“以言膠榦可以勢暫合,而久亦不能常傅合於疏罅隙縫。”《鬼谷子·抵巇》:“聖人見萌芽巇罅則抵之以法。”唐姚合《寄楊茂卿校書》:“黄河凍欲合,船入冰罅行。”茅盾《子夜》十七:“淡青色的天幕上停着几朵白云,月亮的笑脸从云罅中探视下界的秘密。”
(3)漏洞;缺陷。唐韓愈《進學解》:“補苴罅漏,張皇幽眇。”明王守仁《處置平復地方以圖久安疏》:“姑且修弊補罅,休勞息困,以與久疲之民相安。”清葉燮《原詩·内篇下》:“不使毫髮之罅,而物得以乘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