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
1、[
捍卫]hàn wèi
保卫:~领空。~主权。
2、[
捍护]hàn hù
防卫;护卫。
3、[
捍牌]hàn pái
一种盾牌类的防御武器。
4、[
屏捍]píng hàn
亦作“屏扞”。守卫,捍卫。
5、[
捍塞]hàn sāi
防堵。
6、[
对捍]duì hàn
犹对抗。
7、[
蔽捍]bì hàn
见“蔽扞”。
8、[
捍制]hàn zhì
控制。
9、[
御捍]yù hàn
防御,保卫。《北齐书·王紘传》:“五年,陈 人寇 淮南,詔令羣官共议御捍。”前蜀 杜光庭《录异记·忠》:“请自 望仙门 以北 周玄武、白虎 诸门,博筑城池,置楼櫓却敌,为御捍之备,有持久之安也。”宋 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则使属户蕃兵暨弓箭手与诸寨士兵共力御捍。”
10、[
厌捍]yàn hàn
压伏。
11、[
丸捍]wán hàn
见“丸擀”。
12、[
射捍]shè hàn
即射韝。射箭用的皮制臂套。
13、[
逆捍]nì hàn
逆拒;抵抗。
14、[
捍圉]hàn yǔ
同“捍御”。圉,通“御”。
15、[
守捍]shǒu hàn
守卫抵御。
16、[
藩捍]fān hàn
1.亦作“藩扞”。守御,保卫。
2.指卫国之臣。
17、[
距捍]jù hàn
对抗;抵御。距,通“拒”。
18、[
避捍]bì hàn
躲避和防御。
19、[
捍隔]hàn gé
阻隔。
20、[
捍御]hàn yù
保卫;抵御:~边疆。~外侮。
21、[
捍衞]hàn wèi
防卫;护卫。《宋书·何承天传》:“因民所居,并修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衞之实。”《新唐书·秦琼传》:“﹝ 李密 ﹞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 叔宝 捍衞得免。”清 龙启瑞《复唐子实书》:“围城中屡接惠书,极知尊人暨贤昆仲捍衞之劳。”张书绅《正气歌》:“古往今来,有多少革命者、科学家为捍卫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22、[
边捍]biān hàn
亦作“边扞”。边防,边境防务。《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杨氏》:“顷破家为国,母妻子弟并坠没虏中,不顾孝道,陈力边捍,竭忠尽诚,未为朝廷所识。”《魏书·释老志》:“请听 苟子 等还乡课输,俭乏之年,周给贫寡,若有不虞,以拟边捍。”《周书·文帝纪上》:“朝廷若以 悦(侯莫陈悦)为边扞,乞处以 瓜 凉 一藩。”唐 苏颋《授高仙芝右羽林军大将军制》:“宜復官资,更为边扞。”《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且 染干 者,处罗侯 之子……招令南徙,兵少力弱,易可抚驯,使敌 雍虞閭 以为边捍。”《宋史·外国传三·高丽》:“辽 兄弟之国,存之足为边扞。”
23、[
镇捍]zhèn hàn
亦作“镇扞”。镇守捍卫。《宋书·刘勔传》:“加 勔 使持节、领军,置佐史,镇扞 石头。”《魏书·高树生传》:“以 树生 有威略……令率劲勇,镇捍旧蕃。”《旧唐书·褚遂良》:“皇子幼年,或授刺史,陛下岂不以王之骨肉,镇扞四方?”
24、[
招捍]zhāo hàn
招架;抵挡。
25、[
捍蔽]hàn bì
遮挡;护卫。
26、[
捍拒]hàn jù
抵挡抗拒。
27、[
捍拨]hàn bō
弹奏琵琶用的拨子。因其质地坚实,故称。
28、[
捍救]hàn jiù
捍卫,救援。
29、[
险捍]xiǎn hàn
犹险阻。
30、[
迎捍]yíng hàn
犹迎战。
31、[
批捍]pī hàn
见“批扞”。
32、[
拟捍]nǐ hàn
犹防御。
33、[
蕃捍]fān hàn
同“蕃扞”。《梁书·侯景传》:“令臣作牧此州,以为蕃捍。”
34、[
捍马]hàn mǎ
凶悍的烈马。捍,通“悍”。
35、[
捍屏]hàn píng
犹屏藩。
36、[
戎捍]róng hàn
军事防卫。
37、[
锋捍]fēng hàn
凶强勇猛。亦指凶强勇猛之人。捍,通“悍”。
38、[
防捍]fáng hàn
防卫,抵御。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战经二百日,不尅。城惟一井,井深四十丈,山势峻峭,不容防捍,潜作地道取井。”《陈书·樊毅传》:“京口、採石,俱是要所,各须鋭卒数千,金翅二百,都下 江 中,上下防捍。”唐 元结《奏免科率等状》:“去年又贼逼州界,防捍一百餘日。”
39、[
堤捍]dī hàn
堤岸。
40、[
捍棒]hàn bàng
棍棒。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 熙寧 ﹞五年八月,别立定人数为额,令教习弩、鎗、刀、摽、牌、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