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ā
1、[
关押]guān yā
把罪犯或犯罪嫌疑人关起来,限制行动自由:~犯人。
2、[
看押]kān yā
临时拘押:~俘虏。把犯罪嫌疑人~起来。
3、[
押送]yā sòng
1.拘送犯人或俘虏。
2.跟随被装运的货物,沿途负责照料或看管。
4、[
押金]yā jīn
为取得土地、房屋或其他财物的使用权所交的保证金。
5、[
画押]huà yā
旧时在公文、契约或供词上画花押或写“押”字、“十”字,表示认可:签字~。
6、[
签押]qiān yā
旧时在文书上签名或画记号,表示负责。
7、[
拘押]jū yā
拘禁。
8、[
抵押]dǐ yā
债务人或第三人在 不转移其财产占有的情况下,将该财产作为债权担保的物权制度。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 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得到优先受偿。
9、[
质押]zhì yā
也叫质权。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该动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得到优先受偿的权利。分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可以设定权利质押的有汇票、支票、股票、存款单、提单、仓单等。
10、[
扣押]kòu yā
拘留;扣留:~人质。~赃物。
11、[
押运]yā yùn
运输货物时随同看管:~救灾物资。
12、[
押注]yā zhù
押上赌注。
13、[
羁押]jī yā
1.拘押;关押。
2.法律上指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把尚未判决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关押在看守所或其他规定场所,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执行强制措施的方法。被拘留、逮捕的人羁押在看守所。
14、[
押题]yā tí
考试前猜测可能要考的试题并做重点准备。也作压题。
15、[
押解]yā jiè
1.押送犯人或俘虏。
2.旧时多指为官府押运公款或饷银。解(jiè)。
16、[
在押]zài yā
(犯人或犯罪嫌疑人)在羁押监禁中。
17、[
押宝]yā bǎo
同“压宝”。
18、[
押韵]yā yùn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19、[
押款]yā kuǎn
1.用货物、房地产或有价证券等做抵押向银行或钱庄借款。
2.指用抵押的方式所借得的款项。
3.指预付的款项。
20、[
押车]yā chē
随车看管(物品等)。
21、[
收押]shōu yā
拘留:~候审。
22、[
密押]mì yā
它是银行之间事先约定的,在发送电报时,由发电行在电文中加注密码,以证明电报的真实性。
23、[
押花]yā huā
押字。因用草书,其形体稍花,故称。
24、[
花押]huā yā
旧时公文契约上的草书签名:画~。
25、[
典押]diǎn yā
旧时一方把土 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按议定年限还款,收回原物,否则即成绝卖。
26、[
押尾]yā wěi
在文书、契约的末尾画押。
27、[
监押]jiān yā
1.监禁;关押:~罪犯。
2.押解:法警~犯罪嫌疑人去受审。
28、[
押号]yā hào
押字;签字。
29、[
元押]yuán yā
亦作“元戳”。指 元 代的“花押印”。“花押印”系镌刻花写姓名的印章,始于 宋。一般没有外框,签押得使人不易摹仿,作为取信的凭记。
30、[
押署]yā shǔ
签名;画押。
31、[
佥押]qiān yā
1.在文书上签名画押表示负责。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有合僉押的文书,拏来我僉押。”《西游记》第五四回:“请女王写个手字花押,僉押了交付与我们。”《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当日晚算了帐目,把文簿呈 张员外,今日卖几文,买几文,人尚欠几文,都僉押了。”
2.指官府处理公务。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除夕,官府封印,不復僉押,至新正三日始开。”
32、[
押差]yā chāi
1.担负押送任务。
2.担负押送任务的人。
33、[
贋押]yàn yā
假冒的签押。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杨和王相字》:“司帑老于事王者,持券熟视久之,曰:‘尔何人?乃敢作我王贋押来脱吾钱!吾当执汝诣有司。’”
34、[
押春]yā chūn
旧时 华中 一带称农民佃田时预付给地主的押金。
35、[
结押]jié yā
结印是一种祈福方法。
36、[
署押]shǔ yā
在文书上签名,押字。
37、[
检押]jiǎn yā
见“检柙”。
38、[
押板]yā bǎn
押租。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朱暮堂 伸出了贪婪的手,先摘了 汤富海 的田,又扣了他的押板,全年的收成全逼了去,变卖了一点可怜的家产还他还不够。”
39、[
押伴]yā bàn
1.陪伴客使。
2.压抑,羁绊。
40、[
押队]yā duì
同“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