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ǎ
1、[
喇叭]lǎ ba
1.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张开,可以扩大声音。
2.有扩音作用的、喇叭筒状的东西:汽车~。无线电~(扬声器)。
2、[
喇叭花]lǎ ba huā
牵牛花的通称。
3、[
喇嘛]lǎ ma
藏传佛教僧侣。藏语称男子出家者为喇嘛,意即上人、师傅。
4、[
刮喇]guā lǎ
象声词。断裂声。
5、[
喇虎]lǎ hǔ
亦作“喇唬”。凶恶无赖。
6、[
喇伙]lǎ huǒ
词语解释◎ 喇伙 〈方〉∶流氓结伙这喇伙的事,而今行不得!
7、[
喇嘴]lǎ zuǐ
说大话。
8、[
拨喇]bō lǎ
见“拨剌”。
9、[
豁喇]huō lǎ
见“豁剌”。
10、[
咶喇]huài lǎ
1.亦作“咶剌”。象声词。形容风声或撞击声。
2.象声词。形容大声说话。
11、[
喇者]lǎ zhě
即喇子。红宝石。
12、[
喇唬]lǎ hǔ
见“喇虎”。
13、[
法喇]fǎ lǎ
即雪橇。
14、[
纳喇]nà lǎ
复姓。
15、[
数喇]shǔ lǎ
方言。数落;数说。
16、[
呛喇]qiāng lǎ
谓喉中气逆。
17、[
喇子]lǎ zǐ
又称喇者、喇伙。流氓无赖及刁滑凶悍者。
18、[
针喇]zhēn lǎ
亦作“鍼喇”。胡说,乱说。一说,刺人的话。
19、[
噶喇]gá lǎ
见“噶拉”。
20、[
喇夥]lǎ huǒ
指流氓、无赖。《儒林外史》第二九回:“龙老三!这喇伙的事,而今行不得。惹得上面官府知道了,大家都不便!”
21、[
啜喇]chuài lǎ
复姓。
22、[
捣喇]dǎo lǎ
闲谈,扯淡。
23、[
喇茄]lǎ qié
方言。怠慢。
24、[
唿喇]hū lǎ
亦作“吻2啦”。象声词。
25、[
栗喇]lì lǎ
象声词。
26、[
倒喇]dǎo lǎ
金 元 时的一种杂戏。大抵由一位演员吹弹多种乐器,并有歌唱和杂耍表演,如顶瓯,舞盘,翻觔斗之类。至 清 犹存此戏。
27、[
喀喇沁]kā lǎ qìn
蒙古语,“喀喇沁”的意思是“看守者”。
28、[
忽喇喇]hū lǎ lǎ
见“忽剌剌”。
29、[
碧喇姓]bì lǎ xìng
单一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必兰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30、[
古喇水]gǔ lǎ shuǐ
见“古剌水”。
31、[
扢喇察]gǔ lǎ chá
象声词。形容爬行声。
32、[
血唬零喇]xuè hǔ líng lǎ
同“血糊淋剌”。明 徐渭《狂鼓史》:“哄他人口似蜜,害贤良只当耍,把一箇 杨德祖 立断在辕门下,磣可可血唬零喇。”
33、[
灰不喇唧]huī bù lǎ jī
令人生厌的灰颜色。
34、[
吡哩叭喇]bǐ lǐ bā lǎ
象声词。
35、[
嗶哩礴喇]bì li bó lǎ
象声词。《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你只顾嘴头子嗶哩礴喇的。”
36、[
咿哩呱喇]yī lǐ guā lǎ
1.象声词。形容大声说话。
37、[
放屁喇撒]fàng pì lǎ sā
见“放屁辣臊”。
38、[
呜哩呜喇]wū lǐ wū lǎ
象声词。多形容乱嚷嚷声。
39、[
八怪七喇]bā guài qī lǎ
稀奇古怪的事。
la
1、[
哈喇]hā la
1.食油或含油食物日久味道变坏:~味儿。点心~了,不能吃了。
2.杀死(多见于早期白话)。
lá
1、[
哈喇子]hā lá zi
〈方〉流出来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