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ò
1、[
阳朔]yáng shuò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辖县。为著名风景区,有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称。
2、[
朔方]shuò fāng
北方。
3、[
朔风]shuò fēng
北风:~凛冽。
4、[
正朔]zhēng shuò
1.一年中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
2.帝王新颁的历法定正朔。
5、[
朔望]shuò wàng
朔日和望日。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
6、[
平朔]píng shuò
又称“恒朔”。我国古代历法家取月的平均日数为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用这种方法定出的每月初一日叫“平朔”。这样太阳和月球黄经相等的时刻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因此,日食有时发生在月终的晦日,有时发生在初二。
7、[
朔日]shuò rì
天文学上指看不见月亮的那一天。通常是农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太阳和月亮同升同落。
8、[
晦朔]huì shuò
1.农历每月的末一天和下个月的第一天。
2.从黑夜到天明:朝菌不知~。
9、[
朔月]shuò yuè
也叫新月。朔日的月相(人看不见)。参见〔朔日〕
10、[
朔漠]shuò mò
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11、[
元朔]yuán shuò
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唐 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园陵尚新。”清 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
12、[
河朔]hé shuò
1.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2.见“河朔饮”。
13、[
旬朔]xún shuò
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不长的时日。
14、[
龙朔]lóng shuò
见“龙荒朔漠”。
15、[
朔鼙]shuò pí
即鼙鼓。古代射礼奏乐时,须先击鼙鼓,故称。
16、[
臣朔]chén shuò
《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餘,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 朔 长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 朔 飢欲死。”后因以“臣朔”为 东方朔 的省称。
17、[
改朔]gǎi shuò
1.变换朔日。指经过一个月。朔,农历初一。
2.更改正朔。借指改换朝代。
18、[
皋朔]gāo shuò
亦作“皐朔”。枚皋 和 东方朔 的并称。两人都是 汉武帝 时词赋家。
19、[
朔雁]shuò yàn
指北地南飞之雁。
20、[
气朔]qì shuò
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
21、[
朝朔]cháo shuò
谓诸侯听朔于太庙。《穀梁传·庄公十八年》:“故虽为天子,必有尊也。贵为诸侯,必有长也。故天子朝日,诸侯朝朔。”杨士勋 疏:“天子朝日於东门之外,服玄冕;其诸侯,则《玉藻》云:‘皮弁以听朔於太庙。’”宋 王禹偁《北狄来朝颂》序:“故朝朔不加其国,政教不及其人。”
22、[
中朔]zhōng shuò
指中数和朔数。《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孙诒让 正义:“《月令》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谓之岁。朔数者,十二月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一说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和节气。贾公彦 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节;启蛰,中……十二月:小寒,节;大寒,中。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汉 徐干《中论·历数》:“元首齐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顺序,四时不忒。”《晋书·律历志下》:“更造《太初历》,校中朔所差,以正闰分。”
23、[
朔河]shuò hé
指 河套 地区。
24、[
朔蓬]shuò péng
指蓬矢。
25、[
秋朔]qiū shuò
秋初。
26、[
朔边]shuò biān
北方边陲。
27、[
朔涂]shuò tú
见“朔途”。
28、[
朔政]shuò zhèng
古代帝王每年季冬颁发来年的历日与政令,诸侯受而行之。《公羊传·文公六年》“不告月者何?不告朔也”汉 何休 注:“礼,诸侯受十二月朔政於天子,藏於太祖庙,每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比时,使有司先告朔,谨之至也。”参见“告朔”。
29、[
涉朔]shè shuò
谓经月。南朝 宋 谢灵运《昙隆法师诔序》:“弄管弦於华肆者,非徒经旬涉朔,弥歷年稔而已。”
30、[
朔易]shuò yì
1.谓岁末年初,政事、生活当除旧更新,有所改易。《书·尧典》:“平在朔易。”蔡沉 集传:“朔易,冬月岁事已毕,除旧更新,所当改易之事也。”
2.朔方 易水。借指北方地区。《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南面而朝单于,朔 易 无復匹马之踪。”李贤 注:“朔方、易水 之地更无 匈奴 匹马之踪也。”宋 王禹偁《北狄来朝颂序》:“遂使 朔 易 之方,戎狄之众,有见机之义,生嚮往之心。”宋 苏轼《郊祀庆成诗》:“北流吞 朔 易,西极落欃枪。”
31、[
朔法]shuò fǎ
确定朔日的方法。
32、[
朔奠]shuò diàn
谓人死未葬,在朔日以新味祭奠。
33、[
朔途]shuò tú
亦作“朔涂”。谓前往北方之路。
34、[
弦朔]xián shuò
1.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八,廿二、三日(弦日)和初一日(朔日)。
2.指岁月。
3.喻彼此间隔,难通音信。
35、[
朔管]shuò guǎn
指羌笛。亦泛指北方地区流行的管乐器。
36、[
朔庭]shuò tíng
犹北庭。指北方异族政权。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父》词:“君王自神武,一举朔庭空。”《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然后诸路并进,非特恢復中原有反掌之易,亦可一举而空朔庭也。”元 吴莱《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诗:“乘轩南国鹤,解鏇朔庭雕。”
37、[
饱朔]bǎo shuò
谓饱餐朔食。朔食,古代帝王、贵族于每月初一食物较平日丰盛,故称。
38、[
新朔]xīn shuò
1.指农历每月初一。唐 元稹《月三十韵》:“蓂叶标新朔,霜毫引细辉。”
2.特指新年正月初一。清 胡香昊《漫兴》诗:“人间甲子更新朔,江上峯峦未改青。”
39、[
奉朔]fèng shuò
奉正朔。谓归顺臣服。
40、[
朔云]shuò yún
1.朔方、云中二郡的并称。
2.北方的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