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i
1、[
擡舁]tái yú
扛抬。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公主出降》:“用檐床数百,铺设房卧,并紫衫卷脚幞头,天武官抬舁。”
2、[
擡炮]tái pào
过去使用的以火药发射铁弹丸的一种炮。《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八月十五日》:“晨起赴较场閲籐牌阵,又閲马射及鸟鎗、擡炮,午回寓。”
3、[
擡快]tái kuài
方言。谓大清早就谈鬼说怪。旧时认为不吉利。
4、[
擡帖]tái tiē
见“抬贴”。
5、[
擡颏]tái kē
犹昂首。气宇轩昂貌。
6、[
擡敬]tái jìng
推重,敬重。
7、[
擡策]tái cè
扬鞭策马。
8、[
擡驾]tái jià
抬轿。喻吹捧、拍马。
9、[
擡头]tái tóu
1.同“抬头”。1.举首,仰起头。
2.比喻受压制者得到伸展。
3.旧时书信、行文的一种格式。即涉及对方时,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另起一行书写,以表示尊敬。亦指书信、公文等行文抬头的地方。
4.在信件、票据或单据上写收件人或收款人的地方。
10、[
擡杠]tái gàng
1.旧时指用杠抬运灵柩。
2.争辩;顶牛。
11、[
擡筐]tái kuāng
由两人抬的装物大筐。
12、[
擡手]tái shǒu
1.犹言庆功。
2.动手,举手。
3.谓宽容饶恕。
13、[
擡眼]tái yǎn
举目。宋 李之仪《临江仙·景修席上再赋》词:“虽然公子暗招魂。其如抬眼看,都是旧时痕。”宋 马成《玉楼春·东坡被召赴阙》词:“从今寧忍看 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
14、[
擡亭]tái tíng
同“抬亭”。即抬阁。
15、[
擡迭]tái dié
照顾,体贴。
16、[
擡盘]tái pán
犹桌面。多用以喻正式的场面。
17、[
擡褃]tái kèn
上衣从腋到肩的部分。
18、[
擡秤]tái chèng
大型杆秤。使用时以竹木杠或扁担穿过秤纽由两人抬着,故称。
19、[
擡高]tái gāo
提高。多指物价、地位等。茅盾《子夜》三:“去年被他那么一收买,茧子价钱都抬高了,我们吃尽了他的亏。”如: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20、[
擡估]tái gū
抬高估价。《旧唐书·宪宗纪上》:“元和 五年都收卖盐价钱六百九十八万五千五百贯。校量未改法已前四倍擡估,虚钱一千七百四十六万三千七百贯。”《新五代史·周臣传·王章》:“百官俸廩,皆取供军之餘不堪者,命有司高估其价,估定又增,谓之‘擡估’。”
21、[
擡价]tái jià
提高物价。
22、[
擡叠]tái dié
打迭,收拾。元 王仲元《江儿水·妇人脸上笑靥》曲:“一团儿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抬叠起脸上秋,出落腮边俏。”
23、[
擡奖]tái jiǎng
奖掖抬举。
24、[
擡枪]tái qiāng
过去使用的一种火器。枪筒粗长,发射时装上火药和铁砂,枪筒放在一人肩上,由另一人点导火线。
25、[
擡盒]tái hé
一种用两人抬着盛放礼物的箱盒。
26、[
擡阁]tái gé
旧时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
27、[
擡揲]tái dié
举起。
28、[
擡贴]tái tiē
凑合;配合。
29、[
擡扛]tái gāng
争辩;顶牛。
30、[
扛擡]káng tái
谓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宰杀》:“凡有倒死水黄牛隻,不以远近须令牛主扛抬赴官相视过,方许开剥。”《水浒传》第十八回:“随即把 白胜 头脸包了,带他老婆,扛抬贜物,都连夜赶回 济州 城里来。”《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
31、[
擡爱]tái ài
犹言看得起;抬举。
32、[
擡粮]tái liáng
借粮。
33、[
软擡]ruǎn tái
亦作“輭抬”。软轿。
34、[
擡轿子]tái jiào zi
1.比喻对他人的阿谀奉承。
2.麻将赌博中两家或三家串通,使一家输钱。
3.谓扶持新人。
35、[
厮擡厮敬]sī tái sī jìng
互相抬举、尊敬。《红楼梦》第七九回:“这是怎么説?素日咱们都是廝抬廝敬,今日忽然提起这些事来,怪不得人人都説你是个亲近不得的人!”
36、[
不识擡举]bù shí tái jǔ
指责别人不理解或不珍视自己对他的优待或礼遇。《封神演义》第七回:“这贱人不识抬举!朕着美人歌舞一回,与他取乐玩赏,反被他言三语四,许多话説。”《儒林外史》第一回:“你这都説的是甚么话!票子传着倒要去,帖子请着倒不去,这不是不识抬举了!”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记得幼小时候住在故乡,每看见绅士将一点骗人的自以为所谓恩惠,颁给下等人,而下等人不大感谢时,则斥之曰‘不识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