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華語文大辭典
衡ㄏㄥˊhénɡ1.斟酌;比較;思量。[例]~其繁簡|權~|~量。2.平;不傾斜。[例]平~|均~。3.〈書〉秤桿;泛指稱重量的器具。[例]懸~而量。4.〈書〉稱物體的重量。[例]~其輕重。5.用於地名。衡山,山名,在湖南,為五嶽中的南嶽。6.姓。
衡-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306.【衡】
一駕車用的工具,軛上的橫木。莊子馬蹄:“夫加之以衡扼。”(扼:軛。)
〔抗衡〕〔爭衡〕敵對,匹敵。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欲以區區之越與天子抗衡爲敵國。”洛陽伽藍記王子坊:“卿之財產應得抗衡。”又:“常與高陽爭衡。”
二稱重量的器具,天平。莊子胠篋:“爲之權衡以稱之。”又動詞。衡量。
三通“橫”。詩齊風南山:“衡從其畝。”(“衡從”即“橫縱”。)賈誼過秦論上:“外連衡而鬥諸侯。”
[辨]權,衡,度,量。“權”“衡”是關於輕重的,二字的意義也稍有不同(見“衡”字條)。“度”是關於長度的;“量”是關於容量的。四者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