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878.【傅】
一師傅,教師。禮記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傅,用如動詞。)
又特指帝王之子或諸侯之子的師傅。莊子人間世:“顏闔將傅衛靈公太子。”荀子堯問:“周公謂伯禽之傅曰。”(伯禽,周公之子。)
又特指帝王的師傅,實際上指帝王的相。揚雄解嘲:“或釋褐而傅。”
[太傅]三公之一,位在太師之下,太保之上。偽古文尚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左傳成公十八年:“使士渥濁爲大傅。”漢制,帝王之子的師傅亦得稱太傅。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爲長沙王太傅。”
二附著。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引申爲塗[粉,藥]。顏氏家訓勉學:“莫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舊唐書白元光傳:“身被數創,肅宗躬爲傅藥。”這個意義在現代漢語說成“敷”。
[傅會](附會)傳:附著。會:會合。
(1)指隨機應變來說話。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雖不好學,亦善傅會。”成語“牽強附會”由此發展而來。
(2)指組織文句。後漢書張衡傳:“精思傅會,十年乃成。”文心雕龍附會:“何謂附會?謂總文理,統首尾,……彌綸一篇,使雜而不越者也。”
(3)指隨聲附和。胡銓上高宗封事:“頃者孫近傅會檜議。”(檜:秦檜。)
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傅 fù
① 名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的人。《史记·商君列传》:“刑其~公子虔。” ② 动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史记·贾宜传》:“故令贾生~之。” ③ 动通“附”,附着;靠近。《左传·僖公十年》:“皮之不存,毛之安~。” ④ 动 分布;涂。《林黛玉进贾府》:“越显得面如~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