斿-中華語文大辭典
斿1丨ㄡˊyóu〈書〉遨遊。[例]泛泛滇滇從高~(《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斿2丨ㄡˊyóuㄌ丨ㄡˊliú〈書〉古代旌旗飄帶之類的下垂飾物。[例]建大常,十有二~,以祀(《周禮‧春官‧巾車》)。
斿-辞源3
【斿】9画 0824·71.liú ㄌㄧㄡˊ 集韻力求切,平,尤韻,來。幽部。㊀古代旌旗的下垂飾物。周禮 春官 巾車:“建大常,十有二斿。”注:“大常,九旗之畫日月者。正幅爲縿,斿則屬焉。”釋文:“斿音留。”㊁古代帝王、諸侯冠冕前後垂懸的玉串。周禮 夏官 弁師:“繅斿皆就,玉瑱,玉笄。”清 孫詒讓 正義:“‘斿’正字當作‘瑬’。……經典皆假‘旌旗流’之‘游’爲之。‘游’又省作‘斿’。或作‘旒’者,‘斿’之俗也。”2.yóu ㄧㄡˊ 以周切,平,尤韻,喻 四。幽部。㊀浮游。漢書 禮樂志 郊祀歌 天門:“泛泛滇滇從高斿。”禮 學記“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釋文本游作“斿”。斿,爲“游”之省體。㊁見“斿₂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