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
1、[
鸿沴]hóng lì
巨凶,大恶。
2、[
妖沴]yāo lì
1.犹妖氛。喻寇乱。
2.怪异不祥。
3、[
沴厉]lì lì
见“沴癘”。
4、[
虹沴]hóng lì
旧指妖邪之气。
5、[
谬沴]miù lì
谬戾。
6、[
阴沴]yīn lì
指天地四时阴气不和而产生的灾害。
7、[
饥沴]jī lì
饥荒灾害。飢,通“饥”。清 鲁一同《<荒年谣>序》:“飢沴洊叠,疮痏日甚。”
8、[
沴疫]lì yì
犹瘟疫。
9、[
百沴]bǎi lì
借指各种疾病。沴,瘟疫瘴疠之气。
10、[
炎沴]yán lì
旱灾。明 刘基《次韵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蚀》:“今年下土因炎沴,草木焦枯野萧瑟。”
11、[
沴瘥]lì chài
疫病。
12、[
温沴]wēn lì
因气不和引起的热病灾害。
13、[
屯沴]tún lì
灾祸。
14、[
毒沴]dú lì
恶气,灾气。
15、[
菑沴]zī lì
犹灾害。
16、[
逆沴]nì lì
犹逆氛。
17、[
沴疠]lì lì
瘟疫。清 曾国藩《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狂寇所噬,刈人如菅;沴厉乘之,积骴若山。”清 谭嗣同《仁学》二三:“一父有数子,数传之后,将成巨族。西人因详稽夫家之丰耗,每一岁中,生死相抵,百人可多一人,使无水患沴癘兵戈及诸灾眚,不数十年,本国之物产必不能支。”
18、[
邪沴]xié lì
妖邪灾沴。
19、[
沴孽]lì niè
妖孽。
20、[
沴魃]lì bá
鬼怪。
21、[
灾沴]zāi lì
1.指自然灾害。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礼制修,奢僭息,事合宜,则无凶咎,然后神圣允塞,灾沴不至矣。”唐 罗隐《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诗:“一种为祥君看取,半禳灾沴半年丰。”清 严允肇《哀淮人》诗:“何时灾沴息,躬耕乐行休。”
2.指伤害。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蔽贤抑才至於千万国、千万年……其为大不祥,蔽塞天地,灾沴万物,孰有大於是歟?”
22、[
旱沴]hàn lì
犹旱灾。
23、[
余沴]yú lì
谓残存未尽的祸害。
24、[
孛沴]bèi lì
悖乱灾变。
25、[
沴气]lì qì
灾害不祥之气。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况以沴气朝浮,妖精夜殞,赤乌则三朝夹日,苍云则七重围軫,亡 吴 之岁既穷,入 郢 之年斯尽。”唐 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祅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清 黄遵宪《西乡星歌》:“此外喑呜叱咤之声势,化为妖云为沴气。”
26、[
水沴]shuǐ lì
水灾。
27、[
祲沴]jìn lì
犹祲氛。
28、[
六沴]liù lì
谓六气不和。气不和而相伤为沴。
29、[
横沴]héng lì
意外灾害。
30、[
荒沴]huāng lì
犹灾害。
31、[
沴戾]lì lì
因气不和而生之灾害。引申为妖邪或瘟疫。
32、[
沴烖]lì zāi
灾害。
33、[
沴怪]lì guài
异常灾害。
34、[
历沴]lì lì
谓器物受潮气而发霉。
35、[
乖沴]guāi lì
1.不和之气,邪气。
2.怪异;反常。
36、[
眚沴]shěng lì
灾害。
37、[
伤沴]shāng lì
受伤害而不流通。
38、[
偏沴]piān lì
偏邪不祥。
39、[
氛沴]fēn lì
1.毒气。
2.喻寇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