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ng
1、[
打仗]dǎ zhàng
进行战争;进行战斗。我们在生产战线上打了个漂亮仗。
2、[
仗势欺人]zhàng shì qī rén
仗:凭借,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3、[
凭仗]píng zhàng
倚仗:~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
4、[
倚仗]yǐ zhàng
靠别人的势力或有利条件;依赖:~权势。不要~力气大欺负小同学。
5、[
仪仗]yí zhàng
1.古代帝王、官员等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2.国家举行大典或迎接外国贵宾时护卫所持的武器,也指游行队伍前列举着的较大的旗帜、标语、图表、模型等。
6、[
胜仗]shèng zhàng
打赢了的战役或战斗:打了一个大~。
7、[
仗义执言]zhàng yì zhí yán
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8、[
仗义]zhàng yì
1.主持正义:~执言。
2.讲义气:为人~。
9、[
仰仗]yǎng zhàng
依靠;依赖:此事还得~诸位大力支持。
10、[
依仗]yī zhàng
倚仗。
11、[
仗势]zhàng shì
倚仗某种权势(做坏事):~欺人。
12、[
硬仗]yìng zhàng
正面硬拼的战斗;艰苦激烈的战斗:打~。
13、[
败仗]bài zhàng
失利的战役或战斗:打~。吃了一个大~。
14、[
阵仗]zhèn zhàng
1.世面,场面。
2.阵势。京剧《猎虎记·定计》:“顾大嫂:我去也不一定行。依我看,咱们得摆个阵仗。”
15、[
仗剑]zhàng jiàn
持剑。《史记·淮阴侯列传》:“及 项梁 渡 淮,信 仗剑从之。”唐 韩偓《乾宁三年丙辰在奉天重围作》诗:“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清 戴名世《窦成传》:“成 仗剑从军,为小卒,无所知名。”
16、[
对仗]duì zhàng
诗文中按照字音 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语法结构相同做成对偶的语句。
17、[
开仗]kāi zhàng
1.开战。
2.打架。
18、[
仗恃]zhàng shì
倚仗;依靠(多含贬义)。恃(shì)。
19、[
球仗]qiú zhàng
见“毬杖”。
20、[
汉仗]hàn zhàng
1.谓体貌雄伟。
2.指身体个头。
21、[
仗下]zhàng xià
1.谓皇帝视朝毕,所列仪仗兵卫退下。《隋书·麦铁仗传》:“尚书 蔡徵 ……於仗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詔书与 南徐州 刺史,铁杖 出应募,齎勑而往。”宋 苏轼《太皇太后阁春帖子词》之三:“仗下春朝散,宫中昼漏稀。”
2.借指朝堂。《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甲辰,同修起居注 王存 言:‘古者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唐 贞观 初,仗下议政事,起居郎执笔记於前,史官随之,其后或修或废。’”
22、[
春仗]chūn zhàng
帝王春日行幸的仪仗。
23、[
移仗]yí zhàng
谓天子出行。
24、[
化仗]huà zhàng
见“ 化杖 ”。
25、[
仗家]zhàng jiā
指宫廷仪卫人员。
26、[
勝仗]shèng zhàng
获得胜利的战役或斗争。清 黄辅辰《戴经堂日钞》:“咸丰 三年癸丑二月十二日:入署后,闻 南京 有胜仗,未确。”茅盾《子夜》十七:“老赵 是想学 拿破仑,打了一个胜仗,就提出外交公文来了。”
27、[
仗胆]zhàng dǎn
壮胆。
28、[
笼仗]lóng zhàng
箱笼;行李。
29、[
慢仗]màn zhàng
见“慢帐”。
30、[
付仗]fù zhàng
付托倚靠。
31、[
粮仗]liáng zhàng
军粮和兵器。
32、[
月仗]yuè zhàng
见“月杖”。
33、[
岁仗]suì zhàng
谓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唐 白居易《元和十二年诏停岁仗率尔成章》诗:“闻停岁仗軫皇情,应为 淮 西寇未平。”
34、[
见仗]jiàn zhàng
交战。
35、[
玄仗]xuán zhàng
指道。
36、[
赃仗]zāng zhàng
亦作“贜仗”。亦作“賍仗”。罪证,犯罪的证据。
37、[
鹤仗]hè zhàng
指军队。
38、[
指仗]zhǐ zhàng
仰仗;依靠:这里农民一年的生计就~地里的收成。
39、[
持仗]chí zhàng
手执武器。《唐律疏议·贼盗·强盗》:“其持仗者,虽不得财,流三千里。”宋 程大昌《演繁露·饥民强盗人穀米》:“天圣 三年詔 陕西 州军持仗劫人仓廪非伤主者,减死刺配。”
40、[
法仗]fǎ zhàng
法物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