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中華語文大辭典
頤颐丨ˊyí1.〈書〉養;保養。[例]~養︱~神。2.〈書〉頰;腮。[例]朵~︱支~︱解~(面現笑容)︱涕泗交~。3.《易經》六十四卦之一。參見【六十四卦】。4.姓。
頤-中華大字典
1、頤讀音:盈之切,音飴,支韻。釋文:
❶譓篆文。見《說文譓部》。
〔按說文、鯏。郢也〕。
❷養也。《釋名釋形體》:~。養也。動於下。止於上。上下咀以養人也。或曰輔車。言其骨强。所以輔持口也。或曰牙車。牙所載也。或曰頷車。頷、含也。口含物之車也。或曰頰車。亦所以載物也。或曰鼸車。鼸鼠之食積于頰。人食似之。故取名也。凡繫於車。皆取在下載上物也。
❸百年曰期~。見《禮記曲禮》。
〔注〕:~、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
❹助聲之辭。《史記陳涉世家》:夥~。涉之爲王沈沈者。
❺~指。謂舉~指麾也。《莊子天地》:手撓顧指。《釋文》:顧作~。
❻~輅。蟲名。《莊子至樂》:~輅生乎食醓。
❼解~。笑也。《漢書匡衡傳》:匡說詩。解人~。
〔注〕:使人笑不能止也。
❽地名。《史記灌嬰傳》:與漢王會~鄕。
〔注〕:苦縣有~鄕。〔當今河南鹿邑縣東〕。
2、頥釋文:頤俗字。見《龍龕手鑑》。
3、顊讀音:余其切,音頤,支韻。釋文:同頤。《韓非喩老》:白公勝慮亂罷朝。倒杖而策銳貫~。
〔按淮南道應。白公勝慮亂罷朝而立。倒杖策錣上貫頤。是~卽頤矣〕。
4、䨨讀音:中葵切,音追,延知切,音夷,支韻。徒回切,音穨,灰韻。釋文:
❶隱也。見《集韻》。
❷雷也。見《玉篇》。
❸同頤。《禮記玉藻》:端行頤簝如矢。
〔注〕:頤、或爲~。
5、袁釋文:頤籒文。見《說文譓部》。
6、頉讀音:與之切,音移,支韻。釋文:
❶頷也。見《字彙補》。
❷養也。見《宇彙補》。
〔按卽頤字〕。
7、濥釋文:同頤。見《字彙補》。
8、頙讀音:初貞切,庚韻。初責切,音拆,陌韻。釋文:
❶正也。見《字彙補》。
〔按舊引玉篇作湌。正字通云。杰譌爲湌。攷玉篇从正从頁。音初貞切。字彙湌、音初眞切。責、貞、眞、疋、足、正、均形近〕。
❷人名。博古圖有周史~鼎。
9、隧釋文:袁本字。見《說文鯏部》。
10、桟釋文:同隧。見《字彙補》。
11、蟐釋文:同亣。見《康熙字典引龍龕手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