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ō
1、[
哆嗦]duō suo
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冻得直~。气得浑身~。
2、[
哆噅]duō huī
张口不正。丑貌。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夫靡颜腻理,哆噅顣頞,形之异也。”
3、[
哆暴]duō bào
邪佚残暴。
4、[
啰哆]luō duō
犹唠叨。
5、[
哆哆]duō duō
1.口张大貌。
2.犹喋喋,说话没完没了。
6、[
哆豁]duō huō
张开。
7、[
唠哆]lào duō
说话啰嗦不止。
8、[
侈哆]chǐ duō
1.口大张貌。语本《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清许缵曾《睢阳行》:“祝史乘机垄断张,阿母新来口侈哆。”因以谓谗言中伤。
2.形容器物开张。
3.环列,罗列。
4.犹骄纵。
9、[
哆咴]duō huī
张口不正。丑貌。
10、[
披哆]pī duō
展开;散开。
11、[
哆然]duō rán
1.涣散貌。《穀梁传·僖公四年》:“齐 人执 陈 袁涛涂。齐 人者,齐侯 也。其人之何也?於是哆然外 齐侯 也。”范宁 注:“哆然,众有不服之心。”
2.张口欲噬貌。宋 陆游《鹅湖夜坐书怀》诗:“拔剑切大肉,哆然如饿狼。”宋 卢襄《西征记》:“昔 胡羯 梟鸣,腥我 嵩 岱,哆然四顾,有横吞天下之志。”
12、[
哆开]duō kāi
哆开有两个含义,一是用于临床,指手术后切口由于愈合不好或者缝合不佳导致裂开。二是躲开,离开的含义。
13、[
邪哆]xié duō
见“邪侈”。
14、[
哆大]duō dà
大;宽大。
15、[
哆弄]duō nòng
方言。翻弄,摆弄。
16、[
哆唆]duō suō
哆嗦。
17、[
朵哆]duǒ duō
谓咀嚼。
18、[
哆啰嗹]duō luō lián
即哆啰呢。《明史·外国传六·和兰》:“以哆囉嗹、玻璃器及番刀、番酒餽 寀(高寀),乞代奏通市。”参见“哆囉呢”。
19、[
哆罗呢]duō luó ne
即哆啰呢。
20、[
目瞠口哆]mù chēng kǒu duō
瞪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因惊吓或害怕而发愣。
21、[
瞪目哆口]dèng mù duō kǒu
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