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1、[
花束]huā shù
成束的花。
2、[
束手束脚]shù shǒu shù jiǎo
捆住手脚。比喻行动受限制、不能自由地活动。
3、[
一束]yī shù
1.数量词。犹言一梱,一扎。
2.数量词。古以帛五匹为“一束”。
3.数量词。箭十二支。
4.指笙管之类的乐器。因用若干根竹管和一根总吹气管制成,故称。
4、[
束缚]shù fù
1.捆绑。
2.使受到约束限制:这种制度~群众的积极性。
5、[
拘束]jū shù
1.对人的言语行动加以不必要的限制;过分约束:不要~孩子的正当活动。
2.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她见了生人,显得有点~。
6、[
约束]yuē shù
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受纪律的~。这种口头协议~不了他们。
7、[
无拘无束]wú jū wú shù
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8、[
结束]jié shù
1.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秋收快要~了。代表团~了对北京的访问。
2.装束;打扮(多见于早期白话)。
9、[
装束]zhuāng shù
1.打扮:~朴素大方。
2.整理行装:~完毕。
10、[
光束]guāng shù
呈束状的光线,如探照灯的光。
11、[
管束]guǎn shù
加以约束,使不越轨:严加~。
12、[
束腰]shù yāo
为使腰部细瘦而束紧腰部。
13、[
波束]bō shù
指有很强的方向性的电磁波。用于雷达和微波通信等。
14、[
束腹]shù fù
勒紧腰带。
15、[
收束]shōu shù
1.收拾(行李):~停当就出发。
2.约束:把游玩的心思~一下,准备下学期的功课。
3.结束:蜡烛已经燃尽,我的信也该~了。
16、[
束带]shù dài
1.腰带一类的带子。
2.指整饰衣冠。
17、[
束发]shù fà
1.系结头发。
2.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18、[
集束]jí shù
多个捆扎成为一束的(多指手榴弹)
19、[
束身]shù shēn
1.约束自身,不放纵:~自爱。
2.自缚:~请罪。
20、[
束草]shù cǎo
草把。
21、[
束装]shù zhuāng
整理行装:~就道。
22、[
束修]shù xiū
“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学费即是“束修数条”,束修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
23、[
束炬]shù jù
1.扎火把。亦指举火把。
2.犹言一把火。
24、[
归束]guī shù
犹归宿。
25、[
束伍]shù wǔ
约束部队;治军。
26、[
训束]xùn shù
教诲约束。
27、[
隘束]ài shù
狭窄险隘。
28、[
余束]yú shù
指未烧尽的柴束。
29、[
箝束]qián shù
控制;约束。
30、[
俨束]yǎn shù
庄重而不放任。
31、[
束崖]shù yá
环抱的山崖。
32、[
斲束]zhuó shù
亦作“斵束”。紧束。
33、[
束头]shù tóu
指头巾。晋 干宝《搜神记》卷二:“﹝两巫﹞见一女人,年可三十餘,上著青锦束头,紫白衿裳,丹綈丝履。”
34、[
束胁]shù xié
犹威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今日之 中国,殆哉岌岌乎!政府棼瞀於上,列强束胁於外,国民怨讟於下。”
35、[
束柴]shù chái
一把柴。常用以形容身体干瘦。
36、[
节束]jié shù
逐节缠束。
37、[
解束]jiě shù
脱落,散开。喻纲纪废弛解体。
38、[
束刍]shù chú
1.捆草成束。
2.成束的草。
3.《后汉书·徐穉传》:“及林宗有母忧,穉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束芻”称祭品。
39、[
妆束]zhuāng shù
1.打扮,装饰。
2.犹服饰。
3.打扮的式样。
4.打扮。
40、[
束伏]shù fú
制伏,降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