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
1、[
枪毙]qiāng bì
1.用枪打死(多用于执行死刑)。
2.比喻建议等被否定或文稿等不予发表(含谐谑意):他提的方案被~了。文章改了又改,还是让编辑部给~了。
2、[
击毙]jī bì
打死(多指用枪)。
3、[
暴毙]bào bì
突然死亡(含贬义)
4、[
毙命]bì mìng
丧命(含贬义)。
5、[
奄奄待毙]yǎn yǎn dài bì
呼吸微弱的样子。
6、[
溺毙]nì bì
淹死。
7、[
倒毙]dǎo bì
倒在地上死去:~街头。
8、[
毙踣]bì bó
犹倒毙。
9、[
馁毙]něi bì
饿死。
10、[
殄毙]tiǎn bì
灭亡。《资治通鉴·晋惠帝光熙元年》:“﹝ 李毅 ﹞乃上疏言:‘不能式遏寇虐,坐待殄毙。’”
11、[
杖毙]zhàng bì
以杖刑毙命。
12、[
殒毙]yǔn bì
死亡。
13、[
槍毙]qiāng bì
用枪打死。
14、[
庾毙]yǔ bì
古代犯人在监狱中因饥饿而死被称为瘐毙,犯人瘐毙官府是不用负责的。后来也泛指在监狱中病死。
15、[
陨毙]yǔn bì
死亡。
16、[
饥毙]jī bì
饿死。
17、[
鞭毙]biān bì
犹鞭杀。
18、[
垂毙]chuí bì
将死。
19、[
危毙]wēi bì
危殆,死亡。
20、[
溘毙]kè bì
死亡。
21、[
取毙]qǔ bì
招致丧身。
22、[
毒毙]dú bì
毒死了,中毒死了。
23、[
服毙]fú bì
犹自杀。服,通“伏”。
24、[
毙伤]bì shāng
打死和打伤:~敌军五十余人。
25、[
针毙]zhēn bì
注射执行。
26、[
瘐毙]yǔ bì
瘐死。
27、[
单毙]dān bì
力尽倒地。《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匹夫一为不信,犹不可,单毙其死。”杨伯峻 注:“单,同殫,尽也。毙,踣也,向前倒也。”宋 司马光《辞知制诰状》:“若使廉让有耻者弃置不收,贪冒苟得者进受华显,不惟亏圣朝风化,亦使微臣受四海之责,将不得单毙其死。”
28、[
相毙]xiāng bì
见“相敝”。
29、[
歼毙]jiān bì
杀死。《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粤 东四月朔夜大获胜仗,焚燬击坏夷船大小七隻、生擒逆夷七人,歼毙无算。”
30、[
踣毙]bó bì
1.亦作“踣弊”。败亡;衰落。《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韦昭 注:“踣,僵也。”唐 柳宗元《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及今閤下以仁义正直,入居相位,宗元 实抚心自庆,以为获其所望。故敢致其辞以声其哀,若又捨而不顾,则知沉埋踣毙无復振矣。”唐 柳宗元《祭从兄文》:“中遭诸武,抑压讎寃,踣弊不振,数逾百年。”
2.倒毙。《清史稿·兵志十二》:“凡牧马毙,则验其皮,踣毙例须赔抵,有一九、一七之罚。”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四四回:“若閲四五年之久,无冬无夏,即骡马尚且踣毙,何况於人?”
31、[
坐毙]zuò bì
见“坐以待毙”。
32、[
顿毙]dùn bì
倒毙。
33、[
阵毙]zhèn bì
阵地上被击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防城起义清方档案》:“刘思裕、黄世钦 等是否阵毙?确查具奏。”
34、[
途毙]tú bì
谓因贫病冻饿而死在道路上。
35、[
路毙]lù bì
倒毙在路上。亦指路毙的尸首。
36、[
诛毙]zhū bì
诛杀。
37、[
僵毙]jiāng bì
倒下死亡。
38、[
毙死]bì sǐ
仆倒而死。
39、[
酷毙了]kù bì le
就是十分厉害。
40、[
坐以待毙]zuò yǐ dài bì
坐着等死。形容处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