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ū
1、[
脩短]xiū duǎn
1.长短。指物的长度。
2.长短。指人的寿命。
3.长短。指长处与短处。
2、[
脩睦]xiū mù
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使之亲密和睦。
3、[
脩罗]xiū luó
梵语Asura的译音“阿修罗”的省称。古 印度 神话中的一种恶神,常与天神作战。佛教采用其名,列为天龙八部之一,又列为轮回六道之一。康有为《寄赠王幼霞侍御》:“脩罗龙战几何时?王母 重见 善见池。金翅食龙四海水,女床 栖凤万年枝。”
4、[
不脩]bù xiū
1.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三国 吴 韦昭《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
2.不修缮。汉 班彪《北征赋》:“过 泥阳 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
3.不学习;不讲究。《汉书·高帝纪下》:“高祖 不脩文学,而性明达。”清 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公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节,见人无贵贱皆与饮酒。”
5、[
脩竹]xiū zhú
高高的竹子。
6、[
脩美]xiū měi
1.美好。
2.修善,行善。
7、[
脩贡]xiū gòng
献纳贡品。脩,通“羞”。
8、[
脩茂]xiū mào
高大茂密。
9、[
脩垦]xiū kěn
垦殖。《陈书·宣帝纪》:“南康 一郡,岭 下应接,民间尤弊,太建 四年田租未入者,可特原除。庶脩垦无废,岁取方实。”
10、[
贞脩]zhēn xiū
见“贞修”。
11、[
脩森]xiū sēn
高大繁茂。
12、[
脩撰]xiū zhuàn
编纂。
13、[
脩理]xiū lǐ
1.端谨整饬。汉 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陶婴 少寡,纺绩养子。或欲娶焉,乃自脩理,作歌自明,求者乃止。君子称扬,以为女纪。”
2.操持,料理。《后汉书·独行传·李善》:“续 年十岁,善 与归本县,脩理旧业。”
3.整理。唐 韩愈《上宰相书》之三:“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脩理?风俗岂尽敦厚?”
4.整治;整修。《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帝以 融 信效者明,益嘉之,脩理 融 父母坟墓,祠以太牢。”清 东轩主人《述异记·工匠靥魅》:“崑山 李左 君房舍閎鉅,尝召匠脩墙门……脩理毕,即典与 曹明经 青虬 迁居之。”
14、[
脩刺]xiū cì
谓备名片,作通报姓名之用。
15、[
脩士]xiū shì
操行纯洁的人。
16、[
脩扈]xiū hù
高大。
17、[
脩崇]xiū chóng
修整并推崇。
18、[
脩治]xiū zhì
制作。
19、[
脩禊]xiū xì
古代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 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采兰,以驱除不祥,称为“脩禊”。
20、[
执脩]zhí xiū
行束修礼。意谓拿着干肉,作相见的礼品。
21、[
谨脩]jǐn xiū
1.谓敬慎修习、守持。《礼记·曲礼下》:“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脩其法而审行之。”《韩非子·扬权》:“谨脩所事,待命於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明 章懋《方母贞节传》:“其教子 廷仪,则崇俭朴,去华靡,谨修乡行,不为市道。”
2.敬谨撰写。宋 毕仲游《贺门下相公启》:“谨修前啟通贺,兼布悰诚万一。”
22、[
脩脩]xiū xiū
1.鸟羽尾疲敝貌。《诗·豳风·鸱鸮》:“予羽譙譙,予尾脩脩。”
2.端正整齐貌。《荀子·儒效》“脩脩兮其用统类之行也。”杨倞 注:“脩脩,整齐之貌。”三国 魏 甄皇后《塘上行》:“边地多悲风,树木何脩脩。”唐 卢纶《太白西峰偶宿》诗:“巖壑树脩脩,白云如水流。”明 何景明《拟古诗》之四:“垒垒 北邙山,松柏何脩脩。”清 黄鷟《述别叙怀送何黼候之任阶州》诗之三:“初冬景物佳,巖菊犹脩脩。”
3.修长美好貌。宋 梅尧臣《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诗:“谁怜脩脩影,只畏寒日过。”宋 杨万里《宿杨塘店》诗:“路旁松桂只十年,如今脩脩旧小小。”
4.谨饬貌。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淄水》:“林之际则绳坐疏班,锡鉢閒设,所谓脩脩释子、眇眇禪栖者也。”
5.象声词。多形容风雨之声。唐 姚合《渚上行》:“微风屡此来,决决復脩脩。”前蜀 贯休《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诗:“花落扁舟香冉冉,草侵公署雨脩脩。”宋 杨万里《张丞相咏归亭》词之一:“若将游兮物之初,野风兮脩脩。”金 边元鼎《村舍》诗之二:“墙外青山半在楼,山村尽晚雨脩脩。”清 朱彝尊《同诸君圣安寺饯曹检讨宜溥》诗:“列席亭槐阴,日午风脩脩。”
23、[
脩持]xiū chí
修行守道。
24、[
脩定]xiū dìng
修改确定。《新唐书·于志宁传》:“初,志寧 与司空 李勣 脩定《本草》并图,合五十四篇。”《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一年》:“礼坏乐缺,实宜以时脩定。”
25、[
脩领]xiū lǐng
犹言治理。
26、[
脩鲲]xiū kūn
古代传说中的大鱼。
27、[
脩伟]xiū wěi
高大。
28、[
脩己]xiū jǐ
1.自我修养。《论语·宪问》:“脩己以敬。”《论语·宪问》:“脩己以安人。”
2.古代传说 大禹 的母亲的名字。《竹书纪年》卷上:“帝禹 夏后氏 母曰 脩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脩己 背剖而生 禹 于 石纽。”《三国志·蜀志·秦宓传》“禹 生 石纽”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鯀 纳 有莘氏 女曰 志,是为 脩己。”
29、[
脩文]xiū wén
兴修文德。《汉书·匈奴传赞》:“自 汉 兴以至于今,旷世歷年,多於 春秋,其与 匈奴,有脩文而和亲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
30、[
遵脩]zūn xiū
见“遵修”。
31、[
脩路]xiū lù
长路;远道。
32、[
脩德]xiū dé
修养德行。
33、[
脩然]xiū rán
整饬貌;整齐貌。
34、[
脩名]xiū míng
1.美好的名声。《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洪兴祖 补注:“脩名,脩洁之名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微感心攸通脩名,周流常羊思所并。”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八:“他年卧听除书罢,冉冉脩名独愴神。”
2.犹言求名誉。《孔丛子·抗志》:“桥子良 脩实而不脩名。”
35、[
脩蛇]xiū shé
长蛇;大蛇。《淮南子·本经训》:“逮至 尧 之时,十日竝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高诱 注:“脩蛇,大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之类。”
36、[
脩业]xiū yè
1.建立功业。《易·乾》:“君子进德脩业。”晋 张华《励志》诗:“进德脩业,暉光日新。”
2.学习知识,钻研学问。《后汉书·蔡邕传》:“脩业思真,弃此焉如?静以俟命,不斁不渝。”
3.经营产业。《史记·货殖列传》:“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37、[
脩薄]xiū báo
指长长的丛生的草木。
38、[
脩敬]xiū jìng
表示恭敬,致敬。
39、[
脩檛]xiū zhuā
笙两侧的长管。亦借指笙。
40、[
脩爵]xiū jué
犹行觞,依次敬酒。爵,饮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