柮-中華語文大辭典
柮ㄉㄨㄛˋduò參見【榾柮】。
柮-漢語大字典
柮
《説文》:“柮,斷也。从木,出聲。”段玉裁改“斷也”为“檮柮也”,“檮”字下改引作:“檮柮,斷木也。”并注:“謂斷木之榦㮯頭可憎者。”
(一)duò ㊀《廣韻》當没切,入没端。術部。
〔榾柮〕也作“檮柮”。块柴,树疙瘩或树兜子。《玉篇·木部》:“柮,榾柮,木頭。”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木部》:“柮,檮柮也。……今人謂木頭為榾柮,於古義未遠也。”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履部》:“柮,斷木也……後人言木頭曰榾柮,蓋斷下之㮯頭不中于用者。”黄侃《蘄春語》:“析木為薪,其檮柮亦曰兜子。”宋陸游《霜夜》:“榾柮燒殘地爐冷,喔咿聲斷天窗明。”郁达夫《出奔》:“坐在香火厅前去烤榾柮火。”
㊁《集韻》女滑切,入黠娘。
断。《説文·木部》:“柮,斷也。”
(二)zuó 《廣韻》藏活切,入末從。
〔柮枂〕柱端木。《廣韻·末韻》:“枂,柮枂,柱頭木。”《集韻·末韻》:“柮,柮枂,柱耑木。”
(三)wù 《集韻》五忽切,入没疑。
同“杌”。树无枝。《集韻·没韻》:“杌,樹無枝也。或作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