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中華語文大辭典
諸诸ㄓㄨzhū1.表示同一類的全體,相當於「眾」;指全體中的每一個體,相當於「各個」。[例]~位∣~多不便︱~如此類︱~子百家。2.〈書〉代詞:(1)「之」和介詞「於」的合音,語法作用相當於「之於」。[例]君子求~己,小人求~人(《論語‧衛靈公》)。(2)「之」和語氣助詞「乎」的合音,語法作用相當於「之乎」。[例]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孟子‧梁惠王下》)3.姓。
諸 -古漢語常用詞典
zhū
①眾;各個。《陳涉世家》:“~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②兼詞,用於句中,相當於“之於”。《蘭亭集序》:“或取~懷抱,晤言一室之內。”③兼詞,用於句末,相當於“之乎”。《齊桓晉文之事》:“不識有~?”④相當於“之”。《孟子•公孫醜》:“王如改~,則心反予。”
【諸母】對同宗族伯母、嬸母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