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中華語文大辭典
椴ㄉㄨㄢˋduàn1.植物名。落葉灌木。葉呈卵形,掌狀分裂。花似鐘形,有紅、白、紫色。供觀賞用,莖皮纖維可造紙,嫩葉可代替茶葉或用來沐髮,花、皮、種子可入藥。也作「木槿」。2.植物名。落葉喬木。葉互生,有鋸齒,花黃色或白色,果實球形或卵圓形。木材紋理細緻,用途廣泛,可供建築、製家具、造紙等。又可作觀賞和蜜源植物。3.短木棍。4.〈書〉插在河溪中,用來捕捉魚蟹的竹編柵類器物。[例]水落枯萍黏蟹~,雲開寒日上魚梁(宋‧陸游〈冬晴閑步東村由故塘還舍作詩〉之二)。
椴-康熙字典
椴
【辰集中】【木字部】 椴
★【唐韻】【集韻】【韻會】徒玩切【正韻】杜玩切,𠀤音段。【唐韻】木名。【爾雅·釋木】椴,柂。【疏】椴,一名柂。樹似白楊,其材能溼。
◎又【爾雅·釋草】椴,木槿。見槿字註。
★又【集韻】都玩切,音鍛。【博雅】杙也。【揚子·方言】燕之東北,朝鮮洌水之閒謂之椴。
★又【集韻】何加切,音遐。囚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