楲-中華大字典
1、楲讀音:於非切,音威,微韻。釋文:
❶~窬。䙝器也。見《說文》。《通訓定聲》:史記萬石傳集解。~、虎子也。按受陰之器曰~。受纥之具曰窬。曰厠。亦曰行淸。
❷决塘木也。見《玉篇》。
〔按類篇云。通陂竇。義同〕。
楲-漢語大字典
楲
《說文》:“楲,楲窬,褻器也。从木,威聲。”
《廣韻》於非切,平微影。微部。
(1)小便器。典籍中“楲”、“窬(大便器)”连用,统称便器,即今便桶之类。《說文·木部》:“楲,楲窬,褻器也。”段玉裁注:“賈逵解《周官》:‘楲,虎子;窬,行清也。’……虎子所以小便也,行清所以大便,郑司農謂之路廁者也。”“楲、窬二物,許類舉之。”玉筠句讀:“許君不用師(賈逵)說者,楲字不見于經,窬亦是借字,必相附而後成義也。”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六:“暴富兒自誇其富,非所宜設而設之,置楲窬於大門,設尊罍於卧寝,徒招人笑。”《清史稿·儒林傳二·江聲》:“遭父疾,晨夕侍牀褥,不解衣帶,至自滌楲窬,視穢以驗疾進退。”
(2)决塘木,也叫通陂竇,即连通蓄水池塘与灌溉沟渠的闸栅。《玉篇·木部》:“楲,决塘木也。”《類篇·木部》:“楲,通陂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