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ǎi
1、[
楷书]kǎi shū
也叫正书、正楷、真书。汉字字体之一。由隶书演变而来,字体方正,结构匀称,笔画工整。始于东汉末年,通行至今。
2、[
楷体]kǎi tǐ
1.楷书。
2.指拼音字母的印刷体。
3、[
楷模]kǎi mó
榜样;模范:光辉的~。
4、[
小楷]xiǎo kǎi
1.手写的小的楷体汉字:蝇头~。
2.拼音字母的小写印刷体。
5、[
行楷]xíng kǎi
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
6、[
正楷]zhèng kǎi
即“楷书”
7、[
大楷]dà kǎi
1.手写的大的楷体汉字。
2.拼音字母的大写印刷体。
8、[
楷式]kǎi shì
作为样板的法式。
9、[
摹楷]mó kǎi
犹楷模。
10、[
楷则]kǎi zé
法式,楷模。
11、[
师楷]shī kǎi
楷模。
12、[
楷栻]kǎi shì
同“楷式”。《南史·刘善明传》:“在家当孝,为吏当清,子孙楷栻足矣。”
13、[
模楷]mó kǎi
楷模;榜样。
14、[
寸楷]cùn kǎi
一寸大小的楷体字:~羊毫。
15、[
章楷]zhāng kǎi
即正楷。
16、[
楷法]kǎi fǎ
1.典范;法则。
2.犹效法。
3.楷书之法。
17、[
楷正]kǎi zhèng
端正,工整。
18、[
两楷]liǎng kǎi
《太平御览》卷三九六引 汉 应劭《风俗通》:“陈国 张伯喈 弟 仲喈 妇炊於灶下,至井上,谓 喈 曰:‘我今日妆好不?’伯喈 曰:‘我 伯喈 也。’妇大慙愧。其夕时,伯喈 到更衣,妇復遂牵其背曰:‘今旦大误,谓 伯喈 为卿。’答曰:‘我故 伯喈 也。’”后遂以“两喈”比喻孪生兄弟状貌极其相似,难以辨认。
19、[
恭楷]gōng kǎi
工整的楷书。
20、[
细楷]xì kǎi
小楷。
21、[
真楷]zhēn kǎi
即正楷。
22、[
楷秀]kǎi xiù
端正秀丽。
23、[
强楷]qiáng kǎi
亦作“彊楷”。犹刚正。
24、[
隶楷]lì kǎi
字体名。带有隶书笔法的楷书。
25、[
工楷]gōng kǎi
工整的楷书。
26、[
楷范]kǎi fàn
典范,模范。
27、[
楷字]kǎi zì
楷书,正楷字。
28、[
楷篆]kǎi zhuàn
指篆书。
29、[
楷隶]kǎi lì
1.指隶书。
2.楷书与隶书。
30、[
精楷]jīng kǎi
精美端正。
31、[
楷素]kǎi sù
犹楷模。
32、[
妙楷台]miào kǎi tái
隋炀帝 聚藏古书家墨迹之台,建在 东都 观文殿 后。
jiē
1、[
楷牀]jiē chuáng
黄连木制的床。明 袁宏道《雨久初晴》诗:“向虚置楷牀,卧听鳩妇喜。”
2、[
楷床]jiē chuáng
黄连木制的床。
3、[
楷木]jiē mù
即黄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