歍-中華語文大辭典
歍ㄨwū〈書〉嘔吐。[例]食於九土,其所~所尼,即為源澤(《山海經‧大荒北經》)。
歍-中華大字典
1、歍讀音:汪胡切,音烏,虞韻。釋文:
❶心有所惡若吐也。一曰。口相就也。見《說文》。
〔注〕:謂口與口相就也。
❷通嗚。歎聲也。《伯牙水仙操》:~欽傷宮仙不還。
2、歍讀音:於良切,音鴦,漾韻。釋文:~唈。失聲也。《淮南覽冥》:雍門子撫心發聲。孟嘗君爲之增欷~唈。
3、嗚讀音:汪胡切,音污,虞韻。釋文:
❶歎息也。聲緩而長。《書五子之歌》:~呼曷歸。
❷通烏。《史記李斯傳》:歌呼~~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
4、嗚讀音:烏故切,音惡,遇韻。釋文:歎傷也。《後漢袁安傳》:噫~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