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ǎn
1、[
殄戮]tiǎn lù
杀戮。
2、[
清殄]qīng tiǎn
全部消灭。
3、[
摧殄]cuī tiǎn
摧折消灭。
4、[
殄毙]tiǎn bì
灭亡。《资治通鉴·晋惠帝光熙元年》:“﹝ 李毅 ﹞乃上疏言:‘不能式遏寇虐,坐待殄毙。’”
5、[
殄绝]tiǎn jué
灭绝。
6、[
殄靡]tiǎn mí
靡费。
7、[
殄灭]tiǎn miè
消灭;灭绝。
8、[
饕殄]tāo tiǎn
贪婪地吞食。
9、[
不殄]bù tiǎn
1.不善,不好。
2.不断。
10、[
殄除]tiǎn chú
剿灭。
11、[
殄废]tiǎn fèi
废弃。
12、[
殄沌]tiǎn dùn
杂乱不分貌。
13、[
殄悴]tiǎn cuì
见“殄瘁”。
14、[
殄文]tiǎn wén
又名水书,亦称鬼书、反书,是写给死人看的文字。
15、[
消殄]xiāo tiǎn
灭绝。
16、[
殄歼]tiǎn jiān
歼灭。
17、[
勦殄]jiǎo tiǎn
消灭。唐 柳宗元《沛国汉原庙铭》:“赫矣 汉祖,播兹皇猷……勦殄霸 楚,遂荒神州。”
18、[
歼殄]jiān tiǎn
消灭;灭绝。
19、[
刑殄]xíng tiǎn
征讨消灭。
20、[
夷殄]yí tiǎn
诛灭。《魏书·崔鸿传》:“故 战国 纷紜,年过十纪,而 汉祖 夷殄羣豪,开四百之业。”《隋书·越王侗传》:“元兇巨猾,须早夷殄,翼戴朕躬,嗣守寳位。”
21、[
销殄]xiāo tiǎn
消灭。唐 韩愈《论今年权停选举状》:“清闲之餘,时赐召问,必能辅宣王化,销殄旱灾。”宋 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四状》:“所乞且在本任者,非敢自谓必能销殄凶寇,以安西鄙。”
22、[
斩殄]zhǎn tiǎn
斩杀;诛灭。
23、[
沦殄]lún tiǎn
绝灭。《陈书·高祖纪上》:“孙 卢 肇衅,越貊 为灾,番 部阽危,势将沦殄。”明 归有光《祭沉养吾仲常文》:“人亦有云,子门贵显。五年之中,忽焉沦殄。”
24、[
瑕殄]xiá tiǎn
犹瑕弃。
25、[
殄世]tiǎn shì
绝嗣。
26、[
湮殄]yān tiǎn
湮没殄绝。
27、[
殄顇]tiǎn cuì
见“殄瘁”。
28、[
平殄]píng tiǎn
平定殄灭。南朝 陈 徐陵《移齐文》:“获去月二十日移,承 羯 寇平殄,同怀庆悦,眷言邻睦,深副情佇。”《隋书·音乐志中》:“汉《上邪》改名《平瀚海》,言 蠕蠕 尽部落入寇 武州 之塞,而 文宣 命将出征,平殄北荒,灭其国也。”宋 岳飞《奏乞出师札子》:“贼困于奔命,势穷力殫,纵今年未终平殄,来岁必得所欲。”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李如松 以平殄在邇,不欲他兵分其功。”
29、[
劓殄]yì tiǎn
商朝的一种死刑名称。
30、[
速殄]sù tiǎn
迅速消灭。
31、[
殄败]tiǎn bài
败亡。
32、[
克殄]kè tiǎn
1.歼灭。
2.指歼灭敌人。
3.歼灭。
33、[
凌殄]líng tiǎn
1.犹消灭。
2.淩殄:犹消灭。《西京杂记》卷五:“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雪不封条,凌殄毒害而已。”凌,一本作“凌”。
34、[
殄没]tiǎn méi
1.隐没。
2.绝灭。
35、[
殄平]tiǎn píng
消灭、平定,荡平。《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二年》:“上復遣 延王 戒丕、丹王 允 諭 克用,令且赦 茂贞,併力讨 行諭,俟其殄平,当更与卿议之。”《金史·习室传》:“于是殄平寇盗,招集流亡,四境以安。”
36、[
驱殄]qū tiǎn
驱逐灭绝。
37、[
淩殄]líng tiǎn
犹消灭。《西京杂记》卷五:“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雪不封条,凌殄毒害而已。”凌,一本作“凌”。
38、[
枭殄]xiāo tiǎn
歼灭。《晋书·姚兴载记上》:“先帝登遐,人情扰惧,今不因思奋之力,梟殄逆竖,大事去矣。”《宋书·天文志三》:“是时 徐道覆 率二万餘人攻 荆州,烈武王 距之。战於 江津,大破之,梟殄其十八九。”《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元年》:“岁未再周,相次梟殄。实众慝惊心之日,羣生改观之时。”胡三省 注:“梟殄,谓梟其首而殄絶其类。”
39、[
扑殄]pū tiǎn
犹扑灭。
40、[
殄殪]tiǎn yì
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