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ó
1、[
切劘]qiē mó
1.切磨;切磋相正。 宋 王安石 《与王深父书》之一:“自与足下别,日思规箴切劘之补,甚於飢渴。”《明史·王叔英传》:“ 叔英 与 孝孺 友善,以道义相切劘。”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上》:“诗道杂而多端,而友朋切劘之义,因之而衰矣。” 孙中山 《致国民党员书》:“但以主义相切劘,则举凡营私垄断之言,悉无自而入。”
2.磨擦。 汉 扬雄 《太玄·掜》“劘之於事” 晋 范望 注:“劘谓切劘。” 唐 刘禹锡 《砥石赋》:“沃之草腴,杂以乌膏。切劘下上,真质焯见。”
2、[
劘拂]mó fú
1.摩拂。语本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下靡兰蕙,上拂羽盖。”唐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
2.规戒。
3、[
劘切]mó qiē
1.切蹉。唐 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序:“居五六日,復袖来,益引古事以相劘切。”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效古君子交友之义,务为箴规劘切。”清 戴名世《李潮进稿序》:“陈君 曾起,秦君 龙光,两人皆 毘陵 之秀也,李君 相与往復劘切。”
2.直谏;切责。宋 刘攽《殿中侍御史丰稷可右司谏制》:“为其得劘切人主,纪纲国体也。”宋 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方微时,已数劘切上官,无顾避。”《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翰林侍读学士 叶清臣 在 永兴,条对甲寅詔书所问,其言多劘切权贵。”
4、[
劘垒]mó lěi
逼近敌人的营垒。亦指战事。
5、[
劘牙]mó yá
磨牙。
6、[
劘剥]mó bāo
犹掠夺。
7、[
触劘]chù mó
碰撞磨擦。
8、[
劘荡]mó dàng
磨擦冲荡。
9、[
劘逼]mó bī
迫,逼近。
10、[
沙劘]shā mó
摩挲,抚摩。引申谓亲近。
11、[
刮劘]guā mó
见“刮摩”。
12、[
讲劘]jiǎng mó
讲习切磋。
13、[
劘厉]mó lì
磨之使锐利。《左传·昭公十二年》:“劘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汉 王充《论衡·明雩》:“砥石劘厉,欲求銛也。”
14、[
劘习]mó xí
研习。
15、[
劘灭]mó miè
磨灭。
16、[
攻劘]gōng mó
犹抨击。
17、[
劘上]mó shàng
规劝君上。谓直言诤谏。《汉书·贾邹枚路传赞》:“贾山 自下劘上,邹阳、枚乘 游於危国,然卒免刑戮者,以其言正也。”宋 岳珂《桯史·郑少融迁除》:“既而 少融 益舋舋论事,敢於劘上,上亦欣然纳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光 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
18、[
劘规]mó guī
切蹉规戒。
19、[
劘砺]mó lì
磨炼。
20、[
毂交蹄劘]gǔ jiāo tí mó
行车交错,马蹄磨削。形容车马来往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