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
1、[
毛发]máo fà
人体上的毛和头发:~直立(形容极度惊恐)。
2、[
九牛一毛]jiǔ niú yī máo
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3、[
皮毛]pí máo
1.带毛的兽皮的总称:貂皮、狐皮都是很贵重的~。
2.比喻事物的浅层或表面:只伤了点~,没动根本。
3.比喻表面的知识:略知~。
4、[
毛笔]máo bǐ
用某些动物的毛制成的笔,是书写汉字和画中国画的传统工具。分紫毫(兔毛)、狼毫(黄鼠狼毛)、羊毫(羊毛)、间毫(杂以两种动物的毛)等多种类型。
5、[
毛虫]máo chóng
某些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每环节的疣状突起上丛生着毛。也叫毛毛虫。
6、[
多如牛毛]duō rú niú máo
形容极多。
7、[
毛衣]máo yī
用毛线织成的上衣。
8、[
毛线]máo xiàn
通常指羊毛纺成的线,也指羊毛和人造毛混合纺成的线或人造毛纺成的线。
9、[
毛竹]máo zhú
竹的一种,通常高达10米左右,叶子披针形,茎的壁厚而坚韧,是优良的建筑材料,也可用来制造器物。也叫南竹。
10、[
毛巾]máo jīn
擦脸和擦身体用的针织品,织成后经纱拳曲,露在表面,质地松软而不光滑。
11、[
羽毛]yǔ máo
1.鸟类身体表面所长的毛,有保护身体、保持体温、帮助飞翔等作用。
2.鸟类的羽和兽类的毛,比喻人的名誉:爱惜~。
12、[
毛病]máo bìng
1.心病;私弊。2.器物发生的故障,也比喻工作中的失误。3.缺点;坏习惯。4.指疾病。
13、[
羊毛]yáng máo
羊的毛,通常指用作纺织原料的。
14、[
毛囊]máo náng
包裹在毛发根部的囊。
15、[
毛呢]máo ní
呢子。
16、[
三毛]sān máo
1.三绺髭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 画 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 曰:‘裴楷 儁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宋 苏轼《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清 汪懋麟《题修来画像》诗:“颊上三毛少飞动,此际有待鬚 虎头。”
2.指发、眉、须。宋 苏轼《十八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佛子三毛,髮眉与鬚。既去其二,则有餘因。”
3.现代画家 张乐平 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著称。因其头发只画三根,故称“三毛”。
17、[
绒毛]róng máo
1.人或动物身体表面和某些器官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
2.织物上连成一片的纤细而柔软的短毛。
18、[
毛坯]máo pī
1.已具有所要求的形体,还需要加工的制造品;半成品。
2.机器制造中,材料经过初步加工,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制成零件的半成品,多指铸件或锻件。
19、[
毛豆]máo dòu
大豆的嫩荚,外皮多毛,种子青色,可做蔬菜。
20、[
脱毛]tuō máo
鸟兽的毛脱落。
21、[
鸡毛]jī máo
鸡,分家鸡和野鸡。它们露在体外的称外羽,如翼羽、背羽、腰羽;贴皮遮没部分称绒羽,简称绒毛。羽毛的产量为活重的7.6%~8.6%,如能广泛收集,加工利用,可制出大量的枕芯、被垫、背心、航空登山用衣和军用睡袋,大羽毛还可制羽毛扇、羽毛球及箭羽等。
22、[
金毛]jīn máo
指佛教所谓 文殊世尊 所乘的金毛狮子。
23、[
牛毛]niú máo
牛的毛,比喻很多、很密或很细:~细雨。苛捐杂税,多如~。
24、[
长毛]cháng máo
〈动+名〉长出毛。
25、[
毛毯]máo tǎn
用兽毛纤维、化学纤维等织成的毯子。
26、[
毛皮]máo pí
带毛的兽皮,可用来制衣、帽、褥子等。
27、[
毛尖]máo jiān
绿茶的一种,用精细挑选的幼嫩芽叶加工而成,如信阳毛尖(产于河南)、都匀毛尖(产于贵州)。
28、[
毛刷]máo shuā
用毛穿制在板上供刷洗用的刷子。
29、[
毛驴]máo lǘ
驴,多指身体矮小的驴。
30、[
毛边]máo biān
1.经裁剪而没有锁边的布边儿;书籍装订后未经裁切的边缘:~书。
2.毛边纸的简称。
31、[
毛料]máo liào
用兽毛纤维或人造毛等纺织成的料子。
32、[
毛衫]máo shān
1.毛翻在外面的皮衣。
2.不缝边缘的婴儿内衣。
33、[
毛躁]máo zao
1.(性情)急躁:脾气~。
2.不沉着;不细心:他做事有些~。毛毛躁躁是办不好事的。
34、[
汗毛]hàn máo
人体皮肤表面上的细毛。也叫寒毛。
35、[
毛刺]máo cì
金属工件的边缘或较光滑的平面上因某种原因而产生的不光、不平的部分。通常应加工去掉毛刺。
36、[
棉毛]mián máo
附着在棉籽上的短残余纤维,它被用于不需要长纤维的纺织品。
37、[
毛头]máo tóu
1.古代男子未成年者头发披垂,因用以借称男孩子。明 孙柚《琴心记·花朝举觞》:“咄,油嘴毛头,爹爹在堂上,快去相见。”
2.形容小伙子、年青人。洪深《五奎桥》第一幕:“你这毛头小伙,动不动火星直冒。”王统照《站长》:“咱是毛头小子,吃粮当兵,原为没活干,下庄稼不能种地,不会手艺干不成匠人,才学了‘薛礼投军’这一套。”
3.方言。指婴儿。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他家大大小小,就有四代,五个男,五个女,小毛头不算。”
4.皮毛衣服上的长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那件袍子,可是毛头太大了,这个天气穿不住。”
5.俗称衣服缝合线外的毛边。
38、[
毛织]máo zhī
利用天然毛纤维、毛型化学纤维或两类纤维混纺纱线为经、纬纱,交织制成各类毛织物的工艺过程。
39、[
毛毡]máo zhān
毡子。
40、[
毛茶]máo chá
供制红茶、绿茶、黑茶等的原料茶。也叫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