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華語文大辭典
房房ㄈㄤˊfánɡ1.古代指正室兩邊的房間;現泛指整棟建築物。[例]平~|~屋|樓~。2.房屋中的一間。[例]~間|書~|嬰兒~。3.構造或用途像房子一樣的物體。[例]蜂~|花~|心~。4.家族的分支。[例]遠~親戚。5.妻子;妻室。[例]偏~|填~。6.指夫妻間的性行為。[例]~事|行~。7.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參見【二十八星宿】。8.量詞:(1)用於計算妻妾或媳婦的單位。[例]兩~側室|討一~媳婦。(2)用於計算親戚家數的單位。[例]四~兄弟|三~親戚。9.姓。
房-漢語大字典
房
《説文》:“房,室在旁也。从户,方聲。”桂馥義證:“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後室,前堂之兩頭有夾室,後室之兩旁有東西房。”王筠句讀:“古之房室皆用户,庿門、大門始用門。”
(一)fáng 《廣韻》符方切,平陽奉。陽部。
(1)古代指正室两旁的房间。《説文·户部》:“房,室在旁也。”段玉裁注:“凡堂之内,中為正室,左右為房,所謂東房西房也。”《書·顧命》:“胤之舞衣、大貝、鼖鼓在西房。”《大戴禮記·諸侯遷廟》:“脯醢陳于房中。”又泛指房屋,房间。《廣雅·釋宫》:“房,舍也。”《莊子·知北遊》:“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也。”唐張籍《病中酬元宗簡》:“東風漸暖滿城春,獨向深房養病身。”茅盾《子夜》二:“书房的门轻轻开了。”
(2)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如:心房;花房。《淮南子·氾論》:“而蜂房不容鵠卵,小形不足以包大體也。”高誘注:“房,巢也。”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早菱生軟角,初蓮開細房。”《天工開物·燔石》:“鹹浪積壓,生出蠣房,閩中曰蠔房。”
(3)箭袋。《左傳·宣公十二年》:“每射,抽矢菆,納諸廚子之房。”杜預注:“房,箭舍。”唐韓愈《送幽州李端公序》:“弓䩨服,矢插房。”
(4)俎;祭器。《廣雅·釋器》:“房,几也。”《詩·魯頌·閟宫》:“籩豆大房。”鄭玄箋:“大房,玉飾俎也。其制足間有横,下有柎,似乎堂後有房然。”孔穎達疏:“大房與籩豆同文,則是祭祀之器。器之名房者,唯俎耳。”《國語·周語中》:“王公立飫,則有房烝。”韋昭注:“房,大俎也。”《清史稿·樂志三》:“神來饗,房俎陳。”
(5)祠堂。《後漢書·孝桓帝紀》:“丁巳,壞郡國諸房祀。”李賢注:“房,謂祠堂也。”《宋書·毛脩之傳》:“脩之不信鬼神,所至必焚除房廟。”
(6)家族的分支。如:大房,二房。《魏書·肅宗紀》:“揚州硤石、荆山、新淮、酇城兵士戰没者,追給斂財,復一房五年。”《紅樓夢》第十三回:“日後按房掌管這一年的地畝錢糧、祭祀供給之事。”巴金《家》六:“觉新在这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
(7)妻室。如:正房;偏房;填房。《晋書·石崇傳》:“後房百數,皆曳紈繡,珥金翠。”《南史·蕭正德傳》:“今當宥汝以遠,無令房累自隨。”
(8)指性行为。如:房事;行房。《論衡·謝短》:“康王德缺於房。”《聊齋志異·蓮香》:“如君之年,房後三日,精氣可復。”
(9)政府机构。《北史·柳慶傳》:“君職典文房,宜制此表。”《新唐書·百官志一》:“張説為相,又改政事堂號‘中書門下’,列五房于其後:一曰吏房,二曰樞機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禮房。”
(10)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我立起身来问茶房什么事。”茅盾《子夜》二:“这一下叱责,把账房莫干丞吓糊涂了。”
⑪量词。1.用于植物果实等物,相当于“串”、“个”。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蜀無兔鴿》:“今有馬乳蒲萄,一房長二尺餘。”宋周去非《嶺外代答·百子》:“櫓罟子,大如半升椀,諦視之,數十房攢聚成毯。”2.用于妻妾,相当于“个”。《古今小説·木綿庵鄭虎臣報冤》:“只我家相公要討一房側室。”《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我們風流人物,只要才子佳人會合,一房兩房,何足為奇。”艾芜《手》:“你早给他说一房亲事嘛!”
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颗。《吕氏春秋·季秋》:“季秋之月,日在房。”高誘注:“房,東方宿。”《明史·天文志一》:“房,赤道宿度五度二十八分。”
⑬通“方(fǎng)”。《國語·晋語四》:“乃能攝固,保其土房。”俞樾平議:“房當讀為方。……蓋‘土記’二字連文,乃古語也。此作‘土房’者,房即方之叚字耳。”
⑭通“防”。《竹書紀年·顯王》:“十八年,齊築房以為長城。”按:《史記·蘇秦列傳》“長城、鉅防足以為塞”唐張守節正義引作“齊閔王築防以為長城”。《文選·謝莊〈月賦〉》:“徘徊房露。”李善注:“房與防,古字通。”
⑮古国名。《國語·周語上》:“昔昭王娶於房,曰房后。”韋昭注:“房,國名。”
⑯地名。1.古州名。治所在今湖北省房县。《廣韻·陽韻》:“房,亦州名,即春秋時防渚也。秦為房陵郡,唐武德為房州。”2.古县名。治所在今辽宁省盘山县境。《漢書·地理志下》:“(遼東郡)縣十八:襄平,新昌,無慮,望平,房……”《水經注·大遼水》:“大遼水……又東南過房縣西。”
⑰姓。《通志·氏族略二》:“房氏,祁姓。舜封堯子丹朱於房,今蔡州遂平故吴房縣是也。以楚後封吴王夫㮣於此,故謂之吴房。丹朱生陵,後世國絶,子孫以國為氏。又屋引氏,改為房,魏姓也。”唐有房玄齡、房琯。
(二)páng 《廣韻》步光切,平唐並。
(1)〔阿房宫〕秦朝宫殿名。《史記·李斯列傳》:“今上急益發繇治阿房宫。”司馬貞索隱:“房,音旁。”
(2)〔房皇〕同“徬徨”。《莊子·達生》“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唐陸德明釋文:“彷徨,元嘉本作房皇,音同。”《史記·禮書》:“於是中焉,房皇周浹,曲(直)得其次序,聖人也。”司馬貞索隱:“房,音旁,旁皇猶徘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