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
1、[
汩汩]gǔ gǔ
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水车转动了,河水~地流入田里。
2、[
汩没]gǔ mò
埋没。
3、[
瀄汩]zhì gǔ
1.水流激荡貌。
2.疾行貌。
4、[
汩流]gǔ liú
1.急流。
2.疾速地流淌。
5、[
汩涌]gǔ yǒng
水涌流。
6、[
湮汩]yān gǔ
埋没;淹没。
7、[
汩惑]gǔ huò
犹惑乱。
8、[
瑟汩]sè gǔ
水流声。
9、[
浮汩]fú gǔ
犹浮沉。清 张皋文《送张文在分发甘肃序》:“而 文在 以磊落才,抱负奇气,浮汩为吏十餘年。”参见“浮沉”。
10、[
没汩]méi gǔ
方言。糊涂,不明事理。
11、[
汩淢]gǔ yù
水疾流貌。
12、[
汩淈]gǔ gǔ
水涌貌。
13、[
淟汩]tiǎn gǔ
沉沦;埋没。
14、[
汩湟]gǔ huáng
水流貌。
15、[
滂汩]pāng gǔ
洪水泛滥貌。
16、[
汩振]gǔ zhèn
沦落;没落。
17、[
汩暗]gǔ àn
湮没不明。
18、[
汩起]gǔ qǐ
急起。
19、[
宓汩]mì gǔ
水疾流貌。
20、[
汩活]gǔ huó
水疾流貌。
21、[
漂汩]piāo gǔ
漂泊。
22、[
荡汩]dàng gǔ
迅疾流动。
23、[
汩泥]gǔ ní
1.语出《楚辞·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淈,通“汩”。汩泥,谓搅浑泥沙。唐 孙樵《书褒城驿壁》:“鱼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
2.引申为随世浮沉。宋 苏轼《次韵刘贡父省上再和》:“当年曹守我 胶西,共厌餔糟与汩泥。”
24、[
汩徂]gǔ cú
疾行。
25、[
决汩]jué gǔ
疏通河道。
26、[
淢汩]yù gǔ
疾流貌。
27、[
卉汩]huì gǔ
疾速貌。
28、[
沈汩]shěn gǔ
1.淹没。
2.沉沦。
29、[
掎汩]jǐ gǔ
犹牵动。
30、[
淙汩]cóng gǔ
水流貌。
31、[
汩丧]gǔ sàng
沦丧。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彼汩丧廉耻,广为道径者,不数年至公相矣,安用四至九卿哉!”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七:“﹝ 安石 ﹞摈老成,任新进,黷忠厚,崇浮薄,恶鯁正,乐諛佞,是以廉耻汩丧,风俗败坏。”
32、[
汩汲]gǔ jí
波浪声。
33、[
汩沉]gǔ chén
埋没。
34、[
汩陈]gǔ chén
错乱陈列。
35、[
赍汩]jī gǔ
《列子·黄帝》:“与齎俱入,与汩偕出。”张湛 注:“齎、汩者,水迴入涌出之貌。”本指水中漩涡。后引申谓泯灭;埋没。
36、[
汩湮]gǔ yān
惑乱湮灭。
37、[
汩溺]gǔ nì
沉迷;迷惑。宋 曾巩《分宁县云峰院记》:“或曰,使其人不汩溺其所学,其归一当於义,则杰然视邑人者,必道常乎?”明 归有光《圣人之心公天下》:“言圣人者无象也,指其称 管仲 之事,曰圣人之公若是而已矣。故此一 管仲 也,世之汩溺者,孰不艷慕之?”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五章:“凡千年以来,诬罔怪诞之説,汩溺人心者,皆以彼时确然成一科学。”
38、[
汩漱]gǔ shù
淹没冲剧。
39、[
汩董]gǔ dǒng
古董,骨董。指古代留传的器物。亦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
40、[
汩潏]gǔ yù
水涌流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