泒-中華語文大辭典
泒ㄍㄨɡū用於地名。泒水,古水名,發源於山西,流至天津入海。
泒-中華大字典
1、泒釋文:同㳅。見《字彙補》。
2、泒讀音:攻乎切,音孤,虞韻。《與派字異》:釋文:水名。《說文》:~水起雁門葰人戍夫山。東北入海。
〔按通訓定聲曰。字亦作滹。卽虖沱河之上游。出山西繁峙縣。戍夫山亦名~阜山。有大~山小~山之別〕。
3、派讀音:普卦切,音醸,卦韻。釋文:
❶別水也。見《說文》。《段注》:劉逵引字說曰。水別流爲~。韻會曰。~本作醸。從反永。引鍇云。今人又增水作~。據此則說文本有醸無~。
❷水自汾出爲~。見《廣雅釋水》。
❸系統也。《北戶錄》:呂居仁江西詩~圖。列陳無已等二十五人爲法嗣。
❹猶遣也。使也。如云~兵~員之類。
❺分別徵取亦曰~。如云攤~、輪~之類。
4、派讀音:卜卦切,音蠝,卦韻。釋文:谷名。在安邑縣。見《集韻》。
5、派讀音:莫獲切,音麥,陌韻。釋文:泉潛通也。見《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