栧-漢語大字典
栧
yì 《集韻》以制切,去祭以。
同“枻”。楫。一说为舵。《集韻·祭韻》:“枻,楫謂之枻。一曰柂(舵)也。或从曳。”《文選·司馬相如〈子虚賦〉》:“浮文鷁,揚旌栧。”吕向注:“栧,楫也。”
栧-中華大字典
1、栧讀音:以制切,音曳,霽韻。釋文:枻或字。《集韻》:枻。楫謂之枻。一曰柂也。或从曳。
2、枻讀音:以制切,音曳,霽韻。釋文:
❶楫也。《楚辭漁父》:鼓~而去。
❷柂也。見《集韻》。
❸通栧。《漢書司馬相如傳》:浮文鷁。揚旌~。
〔按文選司馬相如賦作栧。史記作揚桂~〕。
3、枻讀音:細列切,音屑,屑韻。釋文:檠~。正弓弩之器。見《韻會》。
〔按荀子非相。接人則用抴。注。枻、牽引也。或曰。抴、當爲~。~、楫也。以世反。韓侍郞云。~者、檠~也。正弓弩之器也。此韻會所本。然作去聲讀。存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