綮-中華語文大辭典
綮綮1ㄑ丨ˇqǐ1.〈書〉古時一種以木頭刻成的通行憑證。形狀像戟。2.〈書〉古代官吏出行前,一種用為前導的儀仗。以木製成,形狀像戟。3.姓。綮綮2ㄑ丨ㄥˋqìnɡ〈書〉筋骨結合的地方。[例]因其固然,技經肯~之未嘗(《莊子‧養生主》)。
綮-中華大字典
1、綮讀音:康禮切,音啟,薺韻。釋文:
❶致繒也。一曰。幑幟信也。有齒。見《說文》。《段注》:凡細膩曰致。今之緻字也。
❷結也。《仇池筆記》:得微肉于牙~間。
❸通棨。戟衣也。見《玉篇》。
〔按廣韻訓作戟枝〕。
2、綮讀音:詰定切,音罄,徑韻。棄梃切,音謦,迥韻。壹計切,音翳,霽韻。釋文:猶結處也。《莊子養生主》:技經肯~之未嘗。
3、棨讀音:遣禮切,音啟,薺韻。釋文:
❶傳信也。見《說文》。《段注》:若今之文書也。漢孝文紀。除關無用傳。李奇曰。傳、~也。師古曰。古者或用~。或用繒帛。~者刻木爲合符也。按用繒帛謂之繻。用木謂之~。此云傳信、是也。
❷形如戟。有幡書之。吏執爲信。見《集韻》。
❸有衣之戟曰~。見《後漢郭躬傳注》。
❹兵闌也。見《玉篇》。
❺條也。見《廣雅釋木》。
4、䋜釋文:同綮。見《字彙補》。
5、䋯釋文:綮或字。見《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