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ǎng
1、[
纺织]fǎng zhī
把棉、麻、丝、毛等纤维纺成纱或线,织成布匹、绸缎、呢绒等:~厂。~工艺。~女工。
2、[
纺车]fǎng chē
手摇或脚踏的有轮子的纺纱或纺线工具。
3、[
纺丝]fǎng sī
虫名。纺织娘的别名。
4、[
混纺]hùn fǎng
1.用不同类别的纤维混合在一起纺织。常用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或不同的化学纤维混纺。可以提高纱线质量,节约原料,增加品种等。
2.混纺的纺织品。
5、[
纺锤]fǎng chuí
纺纱、纺线工具,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小圆棒,木制或铁制,把棉絮或棉纱的一端固定在上面,纺锤旋转,就把棉絮纺成纱,或把纱纺成线。
6、[
棉纺]mián fǎng
属性词。用棉花纺织的:~制品。~行业。
7、[
毛纺]máo fǎng
属性词。用动物纤维(主要是羊毛、兔毛)和人造毛为原料纺织的:~厂 。 ~面料。
8、[
麻纺]má fǎng
属性词。用麻的纤维纺织的:~产品。
9、[
粗纺]cū fǎng
指纺织过程中把棉条纺成粗纱的工序。
10、[
绢纺]juàn fǎng
把养蚕、制丝、丝织中产生的疵茧、废丝加工成纱线的纺纱工艺过程。
11、[
纺绸]fǎng chóu
一种平纹丝织品,用生丝织成,质地细软轻薄,适宜做夏季服装。
12、[
杭纺]háng fǎng
杭州纺绸。
13、[
纺手]fǎng shǒu
指纺纱、纺线的人。
14、[
纺缉]fǎng jī
纺丝和缉麻。泛指纺织之事。《旧唐书·列女传·杨三安妻李氏》:“李 昼则力田,夜则纺缉。”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东山 守 吴兴,夫人(东山 之母)尝於郡囿种苧,躬纺缉以为衣,时年盖八十餘矣。”
15、[
纺塼]fǎng zhuān
1.纺锤。《诗·小雅·斯干》“载弄之瓦”毛 传:“瓦,纺塼也。”陈奂 传疏:“传以纺塼释瓦。纺即丝纺,塼所以持丝,以瓦为之。”一说,即用以镇定纺车之砖。清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余见今世纺车之式,下有木一纵一横,往往以塼镇之,或于纵木上,或于横木上,盖防其摇动也。岂即所谓纺塼乎?”
2.《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毛 传:“瓦,纺塼也。”孔颖达 疏:“瓦,纺塼,妇人所用。”后遂以“纺塼”为女孩的代称。明 汤显祖《牡丹亭·训女》:“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谢 女 班 姬女校书。”
16、[
纺绩]fǎng jì
把丝麻等纤维纺成纱或线。古代纺指纺丝,绩指缉麻。
17、[
绩纺]jì fǎng
纺绩。
18、[
纺锭]fǎng dìng
纱锭。
19、[
耕纺]gēng fǎng
耕田纺织。犹农桑。
20、[
纺缁]fǎng zī
黑色有夹里的衣服。
21、[
湿纺]shī fǎng
化纤和人造纤维制造工程中,纺丝溶液由纺丝泵压入喷丝头,然后,以细流形式从喷丝头细孔中喷入凝固浴中,凝固成为纤维丝。
22、[
纺砖]fǎng zhuān
1.纺锤。
2.《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毛传:“瓦,纺塼也。”孔颖达疏:“瓦,纺塼,妇人所用。”后遂以“纺塼”为女孩的代称。
23、[
束纺]shù fǎng
一束细绢。古代用作礼物。
24、[
纺纑]fǎng lú
纺丝绩麻。纑,麻缕。
25、[
细纺]xì fǎng
把粗纱纺成细纱,是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
26、[
小纺]xiǎo fǎng
薄料的纺绸。
27、[
纺线娘]fǎng xiàn niáng
昆虫名。即纺织娘。
28、[
织女纺花]zhī nǚ fǎng huā
有的则称为“纺棉花”,是单体花样动作为单一的空竹抖技,虽然它只有一种抖技,但主题突出,表演性强,是在整体套路中容易穿插的动作项目,也是在抖练过程中缓解激烈运动的有效抖练项目。
29、[
无纺织物]wú fǎng zhī wù
一种纤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