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1、[
潴留]zhū liú
医学上指液体聚集停留:尿~。
2、[
潴薮]zhū sǒu
亦作“潴藪”。犹渊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政府者万恶之源也》:“然后知政府乃纳污之潴藪。”
3、[
潴蓄]zhū xù
1.亦作“瀦畜”。指蓄洪贮水。
2.指储蓄其他物品。
4、[
积潴]jī zhū
犹积水。《明史·河渠志一》:“若海口则自 隆庆 三年海啸,壅水倒灌低洼之地,积瀦难洩。”蔡元培《<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澹人 之贿金豆,以金锁影之;其假为落马坠积瀦中,则以 薛蟠 之似泥母猪影之。”参见“积水”。
5、[
潴水]zhū shuǐ
蓄水。
6、[
潴涨]zhū zhǎng
水满。
7、[
潴溉]zhū gài
亦作“潴溉”。蓄聚灌溉。
8、[
污潴]wū zhū
1.亦作“汚瀦”。1.积水的洼地。
2.即污池。古代一种严厉的刑罚。
9、[
潴畜]zhū chù
见“瀦蓄”。
10、[
汙潴]wū zhū
亦作“污潴”。亦作“污瀦”。亦作“汚瀦”。积水的洼地。唐 薛能《秋雨》诗:“有形皆霢霂,无地不污瀦。”宋 洪迈《夷坚支志甲·钱塘老僧》:“吾乡羣蛙之受钓,发端自汝。今污瀦所产,万计皆空,暴殄天物如此,将招业报。”郭沫若《文艺论集·文学的本质》:“有的又跑到碧绿的汚潴边上去考察,就说水是色清而有臭。”亦作“污潴”。亦作“污瀦”。亦作“汚瀦”。即污池。古代一种严厉的刑罚。《晋书·刑法志》:“至於谋反大逆,临时捕之,或污瀦,或梟葅,夷其三族。”《宋书·二凶传·始兴王濬》:“毁 劭 东宫所住斋,污瀦其处。”唐 陆贽《论替换李楚琳状》:“按以典法,是宜污瀦。”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楚府前后遭变》:“英燿 躬为大逆,恶踰 商臣,只宜污瀦其宫。”参见“污池”。。。见“污瀦”。
11、[
匽潴]yǎn zhū
同“匽猪”。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龙头关 河道,半为两岸匽潴滮池所集,浑浊污秽,五色备具。居人恒苦之。”
12、[
潴泄]zhū xiè
亦作“潴泄”。蓄水和放水。
13、[
潴潦]zhū liáo
1.聚汇的水;停积的水。
2.指积水,潮湿。
14、[
沃潴]wò zhū
灌注充塞。
15、[
涵潴]hán zhū
蓄积流水。
16、[
偃潴]yǎn zhū
见“偃猪”。
17、[
停潴]tíng zhū
停留聚积。
18、[
渟潴]tíng zhū
指水积聚处,蓄水塘。明 归有光《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宜书》:“放今年渟瀦之流,备来年洊至之水,亦救时之策也。”
19、[
孟潴]mèng zhū
见“孟诸”。
20、[
夜潴]yè zhū
即夜壶。
21、[
潴泺]zhū luò
湖泊。
22、[
潴淤]zhū yū
停聚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