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u
1、[
腊八粥]là bā zhōu
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起源于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
2、[
稀粥]xī zhōu
"这是一种粥,但是对于普通的粥而言要稀薄许多。面粉和水,粥,稀粥。在日常生活中,常当来食用,而且会再用一些小菜搭配着吃。
3、[
煲电话粥]bāo diàn huà zhōu
指长时间地通过电话聊天。
4、[
八宝粥]bā bǎo zhōu
糯米加莲子、桂圆、红枣、果料儿、花生米等煮成的粥。
5、[
麻粥]má zhōu
麻仁熬制的粥。《南齐书·皇后传·宣孝陈皇后》:“太祖 年二岁,乳人乏乳,后梦人以两甌麻粥与之,觉而乳大出。”唐 白居易《七月一日作》诗:“飢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自注:“胡麻粥,云母汤。”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大麻》。
6、[
麤粥]cū zhōu
糙米稀饭。
7、[
杏粥]xìng zhōu
用杏仁制成的粥。古时寒食节食品之一。
8、[
粥卖]zhōu mài
出卖,出售。粥,同“鬻”。
9、[
茶粥]chá zhōu
烧煮的浓茶。因其表皮呈稀粥之状,故称。
10、[
放粥]fàng zhōu
犹施粥。灾年向贫民免费供给米粥。萧乾《往事三瞥》:“因为粥反正只那么多,放粥的一见人多,就一个劲儿往里兑水。”
11、[
粥面]zhōu miàn
浓茶或醇酒表面所凝结的薄膜,以其状如粥膜,故称粥面。
12、[
糖粥]táng zhōu
糖粥亦称红豆粥,江苏苏州传统小吃之一,在冬至节吃红豆粥。
13、[
茗粥]míng zhōu
即茶粥。
14、[
饘粥]zhān zhōu
亦作“饘鬻”。稀饭。
15、[
鞠粥]jū zhōu
抚育。粥,通“育”。
16、[
羹粥]gēng zhōu
菜羹和稀饭。
17、[
酵粥]jiào zhōu
发酵的粥。
18、[
飧粥]sūn zhōu
稀饭。
19、[
淡粥]dàn zhōu
稀粥。
20、[
送粥]sòng zhōu
指就着菜把粥喝下去。
21、[
饧粥]xíng zhōu
甜粥。
22、[
獯粥]xūn zhōu
见“獯鬻”。
23、[
粥饘]zhōu zhān
稠粥;粥饭。
24、[
麋粥]mí zhōu
粥。麋,通“糜”。
25、[
乳粥]rǔ zhōu
即乳糜。
26、[
果粥]guǒ zhōu
指腊八粥。
27、[
设粥]shè zhōu
施粥。
28、[
浆粥]jiāng zhōu
粥。唐 张楚《与达奚侍郎书》:“巷虽如穷,坐客常满;还復嘲謔,颇展欢娱,公咏僕以衣袖障尘,僕咏公以浆粥和酒。”
29、[
自粥]zì zhōu
自卖其身。粥,同“鬻”。
30、[
梅粥]méi zhōu
用梅花瓣与白米、雪水煮成的粥。
31、[
熏粥]xūn zhōu
见"熏鬻"。
32、[
餰粥]jiān zhōu
厚粥。
33、[
缹粥]fǒu zhōu
合菜共煮的粥。
34、[
酪粥]lào zhōu
和以牛羊等乳汁的粥。
35、[
粥鱼]zhōu yú
即木鱼。刳木为鱼形,其中凿空,扣之作声,悬于廊下。僧寺于粥饭或集聚僧众时用之。
36、[
佛粥]fó zhōu
即腊八粥。佛寺于十二月初八日(相传为 释迦牟尼 的成道日)取香谷及果实等煮的用以供佛的粥。 宋 陆游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今朝佛粥更相餽,更觉江村节物新。”
37、[
寒粥]hán zhōu
寒水杂和米物制成之粥。
38、[
香粥]xiāng zhōu
味香的粥。
39、[
粥饧]zhōu xíng
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 隋 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
40、[
桴粥]fú zhōu
孵育。桴,通“孚”。
yù
1、[
荤粥]hūn yù
同“獯鬻”。
2、[
群雌粥粥]qún cí yù yù
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