爀-漢語大字典
爀
hè 《廣韻》呼格切,入陌曉。
同“赫”。火赤貌。泛指红色。《玉篇·火部》:“爀,火色也。”《集韻·陌韻》:“赫,《説文》:‘火赤皃。’或从火。”《正字通·火部》:“爀,俗赫字。”晋張協《安石榴賦》:“爛若柏枝並燃,爀如烽燧俱燎。”
爀-中華大字典
1、爀釋文:赫或字。見《集韻》。
2、赫讀音:郝格切,音嚇,陌韻。釋文:
❶火赤皃。見《說文》。《桂注》:方言炖、焃、煓、~也。注皆火盛熾之皃。
〔按段本改作大赤皃。注云。此謂赤、非謂火也。赤之盛、故从二赤。邶風。~如渥赭。傳曰。~、赤皃。此~之本義也。存參〕。
❷明皃。《漢書韋賢傳》:於~有漢。
❸顯也。見《廣雅釋言》。
❹炙也。《詩桑柔》:反予來~。〔正字通云。火炙日暴皆曰~〕。
❺發也。見《方言》。
❻怒意。《詩皇矣》:王~斯怒。
❼覺也。《詩生民》:以~厥靈。
❽光也。見〔注疏本桑柔反予來~釋音〕。
❾旱也。見《玉篇》。
〔按詩雲漢傳云。~~、旱氣也〕。
❿容儀發揚也。《詩淇澳》:~兮咺兮。
〔疏〕:~咺者、容儀發揚之言。
⓫恐也。見〔詩大明~~在上釋文〕。
⓬虛也。《太玄爭》:~河臞。
〔按崇文書局刻司馬光集注本作嚇。音呼駕切。訓口拒人〕。
⓭~然。已支解之貌。《公羊宣六年傳》:則~然死人也。
⓮~~。顯盛皃。《詩節南山》:~~師尹。
〔又〕:燥熱之狀。《詩雲漢》:~~炎炎。
〔又〕:明也。見《廣雅釋訓》。
⓯~戲。盛貌。《文選張衡賦》:羨上都之~戲兮。
〔又〕:炎盛也。《文選張衡賦》:叛~戲以煇煌。
〔又〕:光明貌。《離騷》:陟陞皇之~戲兮。
⓰~胥氏。上古之帝王也。見〔莊子馬蹄夫~胥氏之時釋文引司馬〕。
〔按釋文云。~、本或作䓇〕。
⓱姓也。明推官~瀛。又~連。複姓。五胡有~連勃勃。
3、赫讀音:施隻切,音釋,陌韻。釋文:~~。迅也。見《爾雅釋訓》。
〔注〕:盛疾之貌。
〔疏〕:孫炎云。~~。顯著之迅。《釋文》:郭音釋。舍人本作奭。失石反。謝許格反。
4、赫讀音:馨激切,音鬩,錫韻。釋文:~蹏。薄小紙也。《漢書孝成趙皇后傳》:武發篋中。有裹藥二枚~蹏書。
〔按此依注引應劭說。注又云。鄧展曰。~音兄弟鬩牆之鬩。晉灼曰。今謂薄小物爲鬩蹏。師古曰。今書本~字或作擊。今攷字亦作伖。集韻陌錫韻伖注竝云。伖㡗。赤紙。是也〕。
5、赫讀音:虛訝切,音罅,禡韻。釋文:同嚇。《詩桑柔》:反予來~。《釋文》:~、本亦作嚇。鄭許嫁反。口距人也。莊子云。以梁國嚇我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