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ào
1、[
跳绳]tiào shéng
1.一种体育活动或儿童游戏,把绳子挥舞成圆圈,人趁绳子近地时跳过去。
2.跳绳用的绳子:买一根~。
2、[
跳高]tiào gāo
田径运动项目之一,有急行跳高、立定跳高两种。通常指急行跳高,运动员按照规则经过助跑后跳过横杆。
3、[
跳跃]tiào yuè
两脚用力离开原地向上或向前跳。
4、[
跳远]tiào yuǎn
田径运动项目之一,有急行跳远、立定跳远两种,通常指急行跳远,运动员按照规则,经助跑后向前跃进沙坑内。
5、[
跳水]tiào shuǐ
1.水上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从跳台或跳板上跳入水中,身体在空中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
2.比喻证券价格、指数等急速下跌。
6、[
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
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7、[
跳伞]tiào sǎn
利用降落伞从飞行中的飞机或跳伞塔上跳下来。
8、[
跳动]tiào dòng
一起一伏地动:只要我的心还在~,我就不会停止工作。
9、[
跳舞]tiào wǔ
1.舞蹈。
2.跳交谊舞。
10、[
跳槽]tiào cáo
1.牲口离开所在的槽头到别的槽头去吃食。
2.比喻人离开原来的职业或单位到别的单位或改变职业:有的科研人员~经商去了。
11、[
跳出]tiào chū
1.超越;突出。《汉书·沟洫志》:“河 欲居之,当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沙汀《风浪》:“正像一九五五年冬天,扩社报名的时候那样,仿佛整个农村已经沸腾起来,跳出了生活常轨。”
2.古代写章表时另起行头,叫“跳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成而不结”孔颖达 疏引《魏晋仪注》:“写章表,别起行头者,谓之跳出。”明 杨慎《丹铅总录·跳出》:“写章表,别起行头者谓之跳出,今曰抬头。”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下·跳出》:“褚遂良《圣教序》:‘我皇福臻。’‘我’字跳出写。欧阳询 书《醴泉铭》:‘我后固怀撝挹’又‘我后夕惕’亦‘我’字跳出写。盖‘我’者亲戴之词,非臣下自谓也。今人‘我皇、我后’,皆於‘皇’字、‘后’字跳出,与古异矣。”
12、[
跳空]tiào kōng
腾空跳跃。
13、[
起跳]qǐ tiào
跳高、跳远、跳水等开始跳跃时的动作。
14、[
弹跳]tán tiào
(身体或物体)利用弹力向上跳起:~力。
15、[
跳蚤]tiào zao
昆虫,身体小,深褐色或棕黄色,有口器,脚长,善跳跃。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身体上,吸血液,是传染鼠疫、斑疹伤寒等的媒介。也叫虼蚤(gè·zao)。
16、[
跳板]tiào bǎn
1.搭在车、船等的边沿,便于人上下的长板。
2.比喻作为过渡的途径或工具:以展销为~向海外市场拓展。
3.跳水池边伸出于水面之上供跳水用的长板。
4.朝鲜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多在节日举行。参加者均为女子。玩时两人或四人为一组,分站在跷跷板两端,交相蹬板,此起彼落,互将对方弹到空中。
17、[
跳河]tiào hé
1.越过河。
2.投河。
18、[
跳闸]tiào zhá
电闸断路,叫做跳闸。
19、[
跳台]tiào tái
跳水池旁为跳水设置的平台。台高一般为5米、7.5米和10米。
20、[
蹦跳]bèng tiào
跳跃:他高兴得~起来。
21、[
跳级]tiào jí
学生越过本来应该经过的班级,如由一年级升到三年级。也说跳班。
22、[
跳棋]tiào qí
娱乐项目之一。棋盘为六角形,上面画有许多三角形的格子。两人或多人对局,各在棋盘的一角布放颜色不同的十枚棋子。按规定的走法轮流走子,或移一步,或隔一子跳,也可隔两子或多子跳。先将己方棋子移入或跳入对角者为胜。
23、[
跳脚]tiào jiǎo
因为焦急或发怒而跺脚。
24、[
跳马]tiào mǎ
1.体操器械之一。除无木环外与鞍马相同。长1.6米,宽0.35米,高低可以调节。比赛时男子跳马纵放,高1.35米,女子跳马横放,高1.25米。
2.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利用跳马做手翻、转体、空翻等动作。
25、[
跳球]tiào qiú
跳球可以分为篮球跳球和台球跳球。篮球跳球时,两名跳球队员的脚要站在靠近本队球篮一边的半圆内,一只脚靠近两人之间的线的中心。然后裁判员在两名跳球队员之间将球垂直地向上抛起;球抛起的高度要超过跳球队员跳起时能达到的高度,并且球在他们之间落下。球达到最高点后必须被一名或双方跳球队员合法地拍击,但不能持球。台球跳球,主球击出后,没有击中目标球之前,跳跃过台面上任何球体即为跳球。
26、[
跳越]tiào yuè
跳着越过:~障碍。战士们~过一道道壕沟冲向敌阵。
27、[
惊跳]jīng tiào
突然跳开(由于惊骇)
28、[
跳井]tiào jǐng
跳入井中寻死。
29、[
跳神]tiào shén
1.(~儿)女巫或巫师装出鬼神附体的样子,乱说乱舞,迷信的人认为能给人驱鬼治病。也说跳大神。
2.见〖跳布扎〗。
30、[
跳箱]tiào xiāng
1.体操器械的一种。形状像箱,略呈梯形,高低可以调节。
2.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以种种不同的姿势跳过跳箱。
31、[
眼跳]yǎn tiào
眼睑的肌肉紧张而跳动,多由眼睛疲劳或严重的沙眼所引起。
32、[
跳音]tiào yīn
急促而又时断时续的声响。
33、[
跳针]tiào zhēn
在缝纫时,由于钩线机构不能勾住针线的线环,使线缝中不能形成完整的连续线迹,其中不连续的线迹被称为跳针。
34、[
跳行]tiào háng
1.阅读或抄写时漏去一行。
2.另起一行书写。
3.改行。
35、[
跳荡]tiào dàng
1.见“跳盪”。
2.亦作“跳荡”。跳跃;跳动,跃动。唐 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乱珠触续正跳荡,倾头不觉金乌斜。”萧红《生死场》七:“忙乱的叫卖童,手中花色的葫芦,随着空气而跳荡。”管桦《鹰巢岭》:“活泼的水流,在石头中间跳荡。”
3.冲锋陷阵,打乱敌方阵脚。唐 李德裕《请准兵部依开元二年军功格置跳盪及第一第二功状》:“开元 格,临阵对寇,矢石未交,先锋挺入,陷坚突众,贼徒因而破败者,为跳盪。”《明史·曹文诏传》:“文詔 左右跳荡,手击杀数十人,转鬭数里。”徐兴业《金瓯缺》第八章:“这几年又学会了大规模作战,动不动就把几万人调上战场,跳荡纵横,锐厉无匹。”
4.指锐卒。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杂志》:“跳盪,拏手,皆在军中。”清 顾炎武《日知录·奡盪舟》:“古人以左右衝杀为盪阵,其鋭卒谓之跳盪,别帅谓之盪主。”
5.犹言放纵不羁。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余少时气盛跳盪,为吾乡名宿所排。”易宗夔《新世说·贤媛》:“﹝ 袁素文 ﹞卒归 高。高 躁戾跳荡,倾奩具为狭邪资。”
6.谓心情激动。清 陈维崧《念奴娇·宋景炎席上赠柘城李蓼墅》词:“剑气纵横,酒肠跳盪,老笔苍无敌。”孙中山《伦敦被难记》第四章:“予见其所指者为一纸,不觉中心跳荡,予之生死固惟此片纸所书者是赖也。”
36、[
跳鼠]tiào shǔ
哺乳动物。头部跟家鼠相似,耳较大,后腿和尾巴很长,前腿短,善跳跃,毛多沙黄色或棕灰色。穴居在荒漠地区或草原地区,昼伏夜出,吃草根、种子等。
37、[
跳月]tiào yuè
中国苗、彝等少数民族的一种文娱活动。节日里,青年男女在月光下歌舞作乐,故名。
38、[
跳栏]tiào lán
1.跨栏赛跑的别称,一项跑与跨栏相结合的径赛运动。
2.赛跑或赛马时人或马跳越的人工障碍物。
39、[
跃跳]yuè tiào
跳跃。
40、[
跳蹙]tiào cù
形容水势汹涌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