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
1、[
脊背]jǐ bèi
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
2、[
脊椎]jǐ zhuī
1.脊柱:~动物。
2.椎骨。
3、[
脊髓]jǐ suǐ
人和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椎管(椎孔连接而成的空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侧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是周围神经跟脑神经联络的通路,也是许多简单反射(如膝反射)的中枢。
4、[
屋脊]wū jǐ
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青藏高原号称世界的~。
5、[
书脊]shū jǐ
也叫书背。书籍的脊背,在书装订处的一边,封面与封底的联接处。一般印有书名、著者、出版社名称等。
6、[
脊梁]jǐ liáng
〈名〉脊背。
7、[
脊柱]jǐ zhù
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人的脊柱由33块椎骨构成,形状像柱子,在背部的中央,中间有椎管,内有脊髓。脊柱分为颈、胸、腰、骶、尾五个部分。也叫脊梁骨。
8、[
山脊]shān jǐ
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梁骨似的高起部分。
9、[
龙脊]lóng jǐ
指山脊。
10、[
脊骨]jǐ gǔ
1.人体背部的脊椎骨。
2.人或动物的后背或脊柱。
3.动物的一片背骨,并带有邻近部分,切下来用于烹饪。
11、[
背脊]bèi jǐ
背1
12、[
脊索]jǐ suǒ
某些动物身体内部的支柱,略呈棒形,由柔软的大细胞构成。高等动物的脊柱是由胚胎时期的脊索变化而成的,低等动物(如文昌鱼)的脊索终生不变。
13、[
脊线]jǐ xiàn
1.标志或沿脊顶延伸的线。
2.见峰线。
14、[
狗脊]gǒu jǐ
1.草名。
2.古扇名。
15、[
伦脊]lún jǐ
道理;条理。语本《诗·小雅·正月》:“维号斯言,有伦有脊。”毛 传:“伦,道;脊,理也。”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引作“维号斯言,有伦有迹。”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文海》:“淳熙 间,詔 临安府 开《文海》,周益公 奏:‘《文海》乃近时 江鈿 编类,殊无伦脊。’”章炳麟《訄书·订文》:“是故国有政者,其伦脊必析,纲纪必秩,官事民志日以孟晋。”
16、[
朽脊]xiǔ jǐ
犹朽骨。
17、[
硗脊]qiāo jǐ
土地坚硬瘠薄。《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那 青城县 本在穷山深谷之中,田地磽脊,歷年岁歉民穷,盗贼生发。”
18、[
正脊]zhèng jǐ
三分牲牢之脊,前脊为正脊。
19、[
脊鸰]jǐ líng
见“脊令”。
20、[
脊伦]jǐ lún
语出《诗·小雅·正月》:“有伦有脊。”谓言语、文章的条理。
21、[
脊杖]jǐ zhàng
古时一种施于背部的杖刑。
22、[
脊封]jǐ fēng
书脊上的封皮。
23、[
戗脊]qiàng jǐ
在有不同方向的承梁板的屋顶中,其两个斜屋面交接处所形成的外角。
24、[
脊令]jǐ lìng
亦作“脊鴒”。即鹡鸰。水鸟名。
25、[
疏脊]shū jǐ
亦作“疎脊”。贫瘠,不肥沃。
26、[
蛇脊]shé jǐ
比喻蜿蜒的山脊。
27、[
脊脊]jǐ jǐ
混乱;互相践踏。
28、[
平脊]píng jǐ
谓脊背平直宽阔。古代相马,以马脊背平直宽阔者为良。
29、[
折脊]shé jǐ
是证名腰脊疼痛似折之证。
30、[
霜脊]shuāng jǐ
刀剑的脊。亦借指刀剑。
31、[
脊筋]jǐ jīn
脊骨。
32、[
脊偻]jǐ lǚ
脊背向前弯曲;驼背。《增一阿含经·三宝品》:“年过少壮,牙齿缺落,头髮皓白,身体垢堺,皮缓面皱,脊僂呻吟,身如故车。”《百喻经·医治脊偻喻》:“譬如有人,卒患脊僂,请医疗治;医以酥涂,上下著板,用力痛压。”
33、[
贫脊]pín jǐ
形容土地层薄;不肥沃,没有足够养分的土壤。
34、[
断脊]duàn jǐ
腰斩。古代的一种酷刑。参阅《商君书·赏刑》。
35、[
冈脊]gāng jǐ
山脊。
36、[
楼脊]lóu jǐ
楼房的屋脊。
37、[
起脊]qǐ jǐ
是书脊略向外鼓起的一道工序。
38、[
脊鳍]jǐ qí
背鳍。
39、[
雪脊]xuě jǐ
1.雪亮的剑脊。
2.白色的屋脊。
40、[
打脊]dǎ jǐ
鞭笞背部。古时肉刑的一种。亦用作詈词。犹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