琲-中華語文大辭典
琲琲ㄅㄟˋbèi1.〈書〉成串的珠子。[例]柔潤清圓,百~明珠一線穿(宋‧歐陽脩〈減字木蘭花‧歌檀斂袂〉詞)。2.〈書〉珠子。[例]宮中有七重樓,覆銅瓦,楹極皆大~雜寶,四隅置銅槽(《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列傳上‧泥婆羅》)。
琲-中華大字典
1、琲讀音:部凂切,音蓓,賄韻。蒲昧切,音佩,隊韻。釋文:
❶珠五百枚也。見《說文新附》。
〔按集韻。珠百枚曰~。與此異〕。
❷貫也。《文選左思賦》:珠~闌干。
❸同㻗。見《集韻》。
2、㻗釋文:同琲。見《集韻》。
3、蜚讀音:府尾切,音匪,尾韻。父沸切,音扉,未韻。釋文:淛或字。見《說文蟲部》。〔說按文淛。臭蟲負蠜也〕。
4、蜚讀音:府尾切,音匪,尾韻。釋文:獸名。《山海經東山經》:太山有獸焉。其狀如牛。白首、一目、蛇尾。其名曰~。見則天下大疫。
5、蜚讀音:滂佩切,音配,隊韻。釋文:~林。地名。在齊。見《集韻》。
6、蜚讀音:匪微切,音非,微韻。釋文:
❶蟲名。見《集韻》。
❷通飛。《史記楚世家》:三年不~。~將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