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漢語大字典
俯
《説文》无“俯”字。《古今韻會舉要》:“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文皆作俯。”按:金文俯字从人,府声,用作人名。
fǔ 《廣韻》方矩切,上麌非。侯部。
(1)屈身;低头。与“仰”相对。《玉篇·人部》:“俯,謂下首也。”《字彙·人部》:“俯,俛也,又曲也。”《古今韻會舉要·麌韻》:“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文皆作俯。”《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禮記·禮運》:“皆可俯而闚也。”孔穎達疏:“俯,下頭也。”鲁迅《集外集·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蛰伏,卧伏。《禮記·月令》:“蟄虫咸俯在内,皆墐其户。”《荀子·賦》:“蛹以為母,蛾以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謂之蠶理。”楊倞注:“俯謂卧而不食。”
(3)用同“甫”。刚刚;才。宋王安石《答楊忱書》:“又思昔者得見於足下,俯數刻爾。”
(4)用同“拊”。抚摩。《清平山堂話本·漢李廣世號飛將軍》:“文帝親見李廣射死二虎……俯其背,謂廣曰:‘惜乎,子不遇時!’”
(5)敬辞,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的动作。如:俯允;俯念。
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动 fǔ
① 动屈身;低头。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身散马蹄。”《送东阳马生序》:“~身倾耳以请。” ② 动卧伏;蛰伏。《礼记·月令》:“蛰虫咸~在内。” ③旧时公文书信中称对方行为的敬词。韩愈《上郑尚书相公启》:“伏惟~加怜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