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中華語文大辭典
琥琥ㄏㄨˇhǔ參見【琥珀】。
琥-中華大字典
1、琥讀音:火五切,音虎,麌韻。釋文:
❶發兵瑞玉。爲虎文。从玉虎聲。春秋傳曰。賜子家子雙~是。見《說文》。《段注》:周禮。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不以~也。漢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銅虎符、從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者。至郡國合符。符合乃聽受之。蓋以代牙璋也。許所云未聞。
〔按趙宧光曰。古玉虎符扁體。不全形。不㪉體。亦無字。故曰虎文。與瓏同義。春秋傳云云者。昭三十二年左傳文〕。
❷禮神六器之一。《周禮大宗伯》:以白~禮西方。
〔注〕:禮神者必象其類。~猛。象秋嚴。
〔疏〕:以玉爲~形。猛、屬西方。是象秋嚴也。
〔按三禮圖。白~、以玉長九寸。廣五寸。刻伏虎形、高三寸〕。
❸子男相享之幣也。《周禮小行人》:~以繡。
〔注〕:幣所以享也。子男於諸侯則享用~璜。下其端也。
〔疏〕:子男朝時。用璧自相享降一等。故云~璜。
❹同虎。《禮記禮器》:~璜爵。《釋文》:~又作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