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中華語文大辭典
蕭蕭萧萧ㄒ丨ㄠ ㄒ丨ㄠxiāoxiāo1.形容稀疏。[例]草木~|白髮~。2.擬聲詞。模擬風雨聲、落葉聲、馬叫聲等。[例]風雨~|枯葉~|馬鳴~。
蕭蕭-辞源3
【蕭蕭】㊀象聲詞。1.馬鳴聲。詩 小雅車攻:“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唐 杜甫 杜工部草堂詩箋二 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2.風聲。戰國策 燕三:“風蕭蕭兮 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㊁摇動貌。楚辭 屈原 九歌 山鬼:“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㊂竦立貌。世説新語 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㊃蕭條,寂寥。晉 陶潛 陶淵明集八 自祭文:“窅窅我行,蕭蕭墓門。奢恥 宋臣,儉笑 王孫。”㊄髮稀疏貌。宋 蘇軾 分類東坡詩十九 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之一:“華髮蕭蕭老 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遂良,唐 褚遂良。陸游 劍南詩稾七九 雜賦之二:“覺來忽見天窗白,短髮蕭蕭起自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