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
1、[
傧相]bīn xiàng
1.古代称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2.举行婚礼时陪伴新郎新娘的人:男~。女~。
2、[
傧豆]bīn dòu
《诗·小雅·常棣》:“儐尔籩豆,饮酒之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儐,陈列;豆,食器。后以“儐豆”表示兄弟友爱和睦。
3、[
傧笑]bīn xiào
或颦或笑。儐,通“ 顰 ”。《古文苑·枚乘<梁王菟园赋>》:“神连未结,已诺不分,縹併进靖,儐笑连便。” 章樵 注:“儐,音频,与‘顰’同,眉小蹙也。或儐或笑,姿态便媚。”
4、[
傧尸]bīn shī
古代祭祀时引导尸谓之儐尸。尸,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
5、[
九傧]jiǔ bīn
同“九宾”。《隋书·礼仪志三》:“既至,大司空设九儐以致馆。”
6、[
价傧]jià bīn
导引和接待宾客之人;陪从者。
7、[
傧赞]bīn zàn
1.相礼;赞礼。《后汉书·百官志二》“治礼郎四十七人”刘昭 注引《东观书》:“主斋祠儐赞九宾。”
2.婚礼中的赞礼者。唐 高彦休《唐阙史·许道敏同年》:“俄有 张希復 员外结婚于丞相 奇章公 之门,亲迎之夕,辟 道敏 为儐赞。”
8、[
傧畔]bīn pàn
摈斥,背弃。
9、[
傧背]bīn bèi
摈弃,背弃。儐,通“摈”。
10、[
傧厌]bīn yàn
排斥,摈弃。
11、[
宾傧]bīn bīn
宾从。
12、[
傧从]bīn cóng
侍从的人。
13、[
傧导]bīn dǎo
婚礼中导行礼仪。唐 高彦休《唐阙史·许道敏同年》:“时有同年 张侍郎 读,一举成事,年才十九,乃 道敏 败於垂成之冬,儐导外郎鹊桥之夕,牛夫人 所出也。”
14、[
排傧]pái bīn
见“排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