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中華語文大辭典
痰痰ㄊㄢˊtán由呼吸道、咽喉或口腔黏膜腺體分泌的黏液。
痰-中華大字典
1、痰讀音:徒甘切,音談,談韻。釋文:
❶病液。見《集韻》。〔肺內所積之粘液。從喉頭氣管等內面之粘膜。分泌而出者也。在字書中、廣韻謂爲胸上水病。正韻謂液所以養筋。血濇不行。則~聚于鬲上。而手足弱。正字通謂~有六。溼、熱、風、寒、食、氣也。方書中、巢氏病源謂諸~者。由血脈壅塞。飮水積聚而不消散。故成~也。或冷、或熱、或結實。或食不消。或胸腹否滿。或短氣好眠。諸候非一。故云諸~。外臺祕要謂~飮者。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飮氣停在胸府。結而成~。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轆轆有聲。謂之~飮。脈偏弦爲~。浮而滑爲飮。日醫則謂~飮病爲慢性胃加答兒〕。
❷病名。舊謂癲癇爲~病。
❸通淡。《正字通》:古有淡陰之疾。俗作痰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