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n
1、[
吐痰]tǔ tán
指将口中涶沫或其他分泌物吐出的行为。
2、[
痰盂]tán yú
盛痰用的器皿。
3、[
化痰]huà tán
消解痰涎。依据生痰的病因,化痰法约分六种: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燥湿化痰,祛寒化痰,治风化痰。
4、[
祛痰]qū tán
帮助排痰或祛除生痰病因的方法。分为化痰、消痰、涤痰三类。
5、[
痰湿]tán shī
一种病症名,指人的体质的一种症状。
6、[
消痰]xiāo tán
指清除体内的痰。
7、[
痰喘]tán chuǎn
中医病症名。指由气管积痰而引起的呼吸不畅、心跳、出汗等症状。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孝友》:“父久病痰喘,按时举发。”《人民文学》1982年第1期:“因冷空气来袭,肺气肿突然感染,因而痰喘加剧,医生本已同意我不日出院的决定,临时因病情变化又被取消了。”参阅 元 朱震亨《丹溪心法》。
8、[
痰气]tán qì
1.指精神病。
2.指中风(zhòngfēng)。
9、[
痰厥]tán jué
中医病症名。指因痰盛气闭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症。
10、[
痰结]tán jié
梅核气,也指胸膈或胁下之痰结。
11、[
乳痰]rǔ tán
乳房内结肿块溃破者。
12、[
痰症]tán zhèng
中医术语。泛指痰涎停留于体内的病症。特指肺病。《红楼梦》第五十回:“偏第二年她父亲就辞世了。如今他母亲又是痰症。”《红楼梦》第一二○回:“父亲有了年纪,况且又有痰症的根子,静养几年,诸事原仗二老爷为主。”
13、[
痰涎]tán xián
痰与口水。偏指痰。
14、[
痰迷]tán mí
1.指癫痫。
2.比喻头脑发昏,神智不清。
15、[
五痰]wǔ tán
五痰为我国古代医者对痰证从性质上所做的分类标准,具体内容上略有出入。
16、[
痰饮]tán yǐn
中医病症名。四饮之一。指体内过量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疾病。一般认为“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17、[
痰桶]tán tǒng
形状略像桶的痰盂。
18、[
痰病]tán bìng
指精神性疾病。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蹇少保》:“继又传报 赵太守 以痰病死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谁知他第三天又来了,无非是那几句话;我倒疑心他得了痰病了。”巴金《谈<秋>》:“遗书里所提到的痰病,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神经病。”
19、[
暑痰]shǔ tán
暑热伤肺、生痰之证。
20、[
痰核]tán hé
中医病症名。多由湿痰结聚而成。常发在颈项、耳旁、肘腋、腿弯等处,生于皮里膜外,其形如豆,大小不一,推之可移,皮色不变,一般无全身症状。参阅 明 李梴《医学入门》。
21、[
痰沫]tán mò
带痰的唾沫。
22、[
痰盒]tán hé
有盖的盛痰的器皿。
23、[
痰癖]tán pǐ
中医病症名。指水饮久停化痰,流移胁肋之间,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
24、[
痰痞]tán pǐ
属痰气痞结的病证。
25、[
气虚痰]qì xū tán
气虚所致的痰证。
26、[
痰火司]tán huǒ sī
旧时民间崇拜的一种神。
27、[
弱痰汤]ruò tán tāng
名称:弱痰汤 组成:人参1钱,茯苓5钱,荆芥1钱,苡仁1两,陈皮5钱,天花粉3钱,枳壳3分,白芥子2钱。
28、[
热痰嗽]rè tán sòu
一种病名。
29、[
湿痰发热]shī tán fā rè
湿痰内郁而致之发热。
30、[
风痰壅盛]fēng tán yōng shèng
病证名。
31、[
迂磨黏痰]yū mó nián tán
一个济南方言用语。形容各件事情不干净利落的样子。
32、[
痰宫劈历]tán gōng pī lì
中药半夏的别名。
33、[
嗽吐脓痰]sòu tǔ nóng tán
即嗽唾脓痰,指小儿咳嗽咯脓痰。
34、[
气壅如痰]qì yōng rú tán
气壅如痰指胞睑之内常有白沫稠粘之物,其状似痰沫的病症,属眼科疾病,类似于今天眼科的“伪膜性结膜炎”,证属脾肺湿热方用泄脾汤等治疗,证属湿热伤阴方用养阴清肺汤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