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
1、[
疻鬭]zhǐ dòu
谓互殴致伤。《新唐书·循吏传·韦宙》:“邑中少年,常以七月击鼓,羣入民家,号‘行盗’,皆迎为辨具,谓之‘起盆’,后为解素,喧呼疻鬭。宙 至,一切禁之。”
2、[
疻面]zhǐ miàn
殴伤面部。
3、[
抶疻]chì zhǐ
鞭打之使皮肤呈青黑色而无创痕。
4、[
疻斗]zhǐ dòu
谓互殴致伤。《新唐书·循吏传·韦宙》:“邑中少年,常以七月击鼓,羣入民家,号‘行盗’,皆迎为辨具,谓之‘起盆’,后为解素,喧呼疻鬭。宙 至,一切禁之。”
5、[
瘢疻]bān zhǐ
伤痕。
6、[
伤疻]shāng zhǐ
创伤。《旧唐书·哀帝纪》:“天祐 元年八月十二日,昭宗 遇弑。翌日,蒋玄暉 矫宣遗詔:‘……昭仪 李渐荣、河东夫人 裴贞一 潜怀逆节,輒肆狂谋,伤疻既深,已及危革。’”
7、[
疻痏]zhǐ wěi
1.殴伤。轻伤为疻,重伤为痏。
2.泛指伤痛。
8、[
疻烂]zhǐ làn
谓互相殴打出血。
9、[
痾疻]kē zhǐ
指脚气病。